【科创大虹桥】“大虹桥”建起华东无人机基地( 二 )


2021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 , 随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和落地 , 虹桥不仅是上海的“大虹桥” , 也成为长三角的“大虹桥” 。 在此过程中 , 华东无人机空港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必然是重要角色的扮演者 。
徐卫表示 , 《方案》提出华东无人机空港 , 要成为“大虹桥”空运体系中特色的功能区域和开放式的无人机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上 , 空港要与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长三角其他区域的民航机场、通航机场等形成产业互补、互联、互通 , 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具有代表性的航空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 。
如何成为“大虹桥”航空物流重要枢纽
今年2月 , 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发布 , 金山也被列入南向拓展带 , 首次提出华东无人机空港的建设任务 。 对于如何促进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与虹桥国际开发枢纽建设方案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 , 更快推动空港融入和服务虹桥枢纽建设 。 “通过多元化布局 , 预期会逐步实现在基地内构建无人驾驶航空产业链集聚、中大型无人机适航检测实验室体系及法规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可操作性、互惠互利的海陆、陆陆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模式 。 ”徐卫说 。
具体而言:首先是重点发展布局飞行服务、货物运输服务和机务维修等三个无人机空港功能区 。 其次 , 要着力建设中国民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综合试验区 , 实现错位发展、功能协同 , 推动低空智能物流商业化运行 。 其三 , 重点发展空港配套研发制造及生产性服务等新业态 , 充分释放空港集聚效应 。 此外 , 还要延伸及联动长三角区域内各通航机场 , 开发低空经济 , 实现低空智能网联及物流商业化运输 ,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 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围绕空港建设 , 我们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 制定了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 , 涵盖了基础设施、空域管控、产业政策、运行主体等建设项目 。 ”徐卫举例道 , 比如在无人机机场、配套物流集散点、UTMISS系统、专项基金以及专项政策下 , 空港将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 , 开展无人机适航审定检测技术研究、海岛场景运行及UTMISS部署试点 , 集聚发展壮大无人机特色产业 , 不断延伸产业链 , 与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长三角通航机场形成产业互补、互联、互通 , 将华东无人机空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无人机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 。
据悉 , 围绕“一基地、七中心” , 华东无人机产业园于2021年6月竣工 。
作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 今年6月 , 华东无人机空港完成5.5万平方米产业园物业的建设 , 结合园区其他存量产业厂房资源 , 制定入园标准、入园政策 , 建设服务体系 , 以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为核心 , 打造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 , 投引结合 , 培育一批有成长性的实力企业 , 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 “我们的七中心基本涵盖了现阶段无人机产业发展链条核心节点 , 从研发制造、飞行服务、适航检测、科创孵化到运营运行 , 打通了研发制造企业到场景应用服务服务链条 , 使企业能可持续发展 。 “徐卫表示 。 “七中心”具体分工为:飞行服务及商务中心 , 提供空域保持能力支持、飞行监视和运行安全管理 。 无人机运营监控中心 , 主要是服务海岛无人机运行场景 。 无人机教育培训中心 , 作为上海市无人机唯一的考试中心 , 提供无人机各类飞手、机长等执照培训和考试 。 适航审定检测研究中心 , 重点建设中大型无人机适航检测实验室体系 , 为无人机适航审定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 科创孵化中心 , 联合南航大、北航大、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产学研资源 , 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 无人机展示交易中心 , 为入住企业提供直播带货及新品发布和销售 。 研发制造中心 , 布局无人机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部件研发和测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