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 , 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举行 。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战胜疫情 , 共筑人类健康”主题进行探讨 。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发表关于“中国疫苗产业的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 。
文章图片
新冠疫情改变疫苗产业格局
“我们国家从疫苗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以及使用监管等方面 , 应该说在国际上已经走在前列 。 ”杨晓明以新冠疫苗举例 , 表示迄今为止国际上真正能将疫苗全方位研发生产出来并大量使用的国家屈指可数 , 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 他指出 , 疫情初期国家就推动布局5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 , 此举具有前瞻性 , 目前国内已经有7款疫苗符合上市条件 。 “到目前为止 , 光是国药中生就已经向全球供应了27亿剂疫苗 。 ”杨晓明认为 , 国产新冠疫苗的技术路线多样、研发速度迅速以及产量巨大 ,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
他指出 , 近三十年国内外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不断 , 在无法完全消灭传染病的情况下 , 疫苗是有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 “每一种新的疫苗诞生都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有力武器 。 ”从传统的狂犬病疫苗、H1N1疫苗开始 , 杨晓明表示前面大部分疫苗中国都以学习和引进国外疫苗为主 , 直至2020年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 疫苗的产业格局由此发生重大变化 。 他认为 ,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技长足进步 , 特别是生物生命领域的进步 ,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得到了考验 。
对抗疫情 , “灭活”疫苗是优选
杨晓明介绍 , 中国正不断创新多联多价疫苗技术、反向疫苗学技术、结构生物学技术及新型递送技术等九项重点疫苗研发技术 。 “疫苗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的建立完善 , 为疫苗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迭代奠定了前提基础 。 ”他表示 ,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发展 , 我国快速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 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 。 病毒性灭活疫苗技术体系国际领先 , 具备了快速研发出有效疫苗的能力 , 在新冠疫情爆发中经受了考验 。
“对防控新冠疫情 , 灭活疫苗是优选 。 ”杨晓明介绍 , 我国研发的灭活疫苗从安全性来说达到95分 , 已在同类灭活疫苗中广泛验证 , 质量可控 , 技术体系完善;有效性可以达到80分 , 达到疫苗的保护率水平 , 能够有效防控传染病;可及性达100分 , 在2-8℃冷链运输和储存条件下 , 能够有效保障疫苗接种率;商业化品种达90分 , 已有多款灭活疫苗品种上市 , 全人群大规模长期使用验证 。
他表示 , 灭活疫苗实现了多个技术创新点 , 面对疫苗株选育难、生产规模难放大、病毒灭活、抗原纯化、临床研究时间长等研发瓶颈 , 中国疫苗正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 力求做到安全有效、过程可控、保障产能 。 在此创新技术下 , 中国疫苗实现了“快”“好”“多”的优势 。
多因素推动新冠疫苗快速应急研发
杨晓明强调 , 我国疫苗技术创新经历技术水平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三个阶段 , 品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 , 国际化从自产自用到国外引进再到自主创新 , 实现了快速发展 。
“中国疫苗水平正在逐步从‘疫苗大国’向‘疫苗强国’转型 , 2020年新冠肺炎疫苗快速研发 , 是中国疫苗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 ”杨晓明表示 , 新冠疫苗上市前 , 疫苗研发最短时间为5年 。 我国新冠肺炎疫苗快速应急研发的成功因素在于举国体制支持、成熟的研发技术平台、各界全力投入和创新研发体系的共同发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