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模仿的甩头学霸 潘周聃个人信息简介( 二 )

  
稿子不够好 , 就改到满意为止;白天没时间 , 就大半夜找地方录制 。他还笑称 , 自己是“洗剪吹”一条龙:洗照片、剪视频和“吹牛” , 自己全包 。  
视频发出来 , 网友又惊讶了 , “还以为是个拽拽学霸 , 没想到如此温文尔雅!”  
戴着黑框眼镜 , 身穿白色衬衣 , 还打上了领带 , 不同于两年前的走红视频 , 这次的潘周聃看起来十分“书生气” 。  
他觉得自己不是什么“流量密码” , 而是“抖音萌新”:人生第一条抖音 , 将粉丝数提高了“10.38个自然对数” , 见诸位“前者呼 , 后者应” , 抬爱谬誉 , 往来而不绝者 ,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谈及走红 , 他引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 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长生 。”  
以此 , 他呼吁网友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 去关注那些像天地一般长久之事 。“那么 , 很多的因缘际会就会水到渠成 。”  
引经据典、语速温柔缓慢 , 潘周聃一步步摆事实、讲道理 , 又不失幽默感 。这下 , 网友对这个人更感兴趣了 。  

全网模仿的甩头学霸 潘周聃个人信息简介
  
文章插图  
古文情结  
这不是他为拍视频特意“凹”的人设 。虽是“理工男” , 但潘周聃私下里一直是古诗词的“死忠粉” 。  
在他出生前 , 父母曾去南京夫子庙游玩 , 沿着大成殿浏览《孔子圣迹图》时 , 被“孔子问礼老聃”一图吸引 。  
“虽被称为‘圣人’ , 但孔子也有老师 , ‘三人行必有我师’ 。”潘周聃之名 , 周取自庄周 , 聃则来源老聃 。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可能受到名字的影响 , 我从不认为学霸可以‘因学而霸道’ , 学习是相互请教的过程 。”潘周聃说 。  
全网模仿的甩头学霸 潘周聃个人信息简介
  
文章插图  
古文带给他的不止是名字 。打小开始 , 他就是泡在一句句古语里长大的 。  
孩童时期 , 父亲总在家中带着他朗读唐诗宋词和三字经 。当时 , 年幼的潘周聃不知其中含义 , 只能跟学模仿 , 背诵一些片段 。  
但他表现出了对此极强的兴趣 。比如 , 他时常抱着一本《古文观止》翻来覆去地看 , “读书百遍 , 其义自见” , 六七遍读下来 , 他发现 , 自己竟也能“回味”出一些意境 。  
在他上学那会 , 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 , 同学间流行用写信来交流 。他为了避免“长篇大论” , 也为了保持一种“正式感” , 常选择用文言文来写 。  
少年思绪萦绕时 , 别的人听歌、写诗 , 他却时不时写下几句古文 , 以抒心意 。  
中学时 , 他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 。一次例行汇报 , 他上台为同学讲解李白的《行路难》 。  
他提前将原文抄写到黑板上 , 以充满哲理又不失幽默的语言 , 像讲故事一般拆读原本晦涩的文本 。当老师提醒时间已到时 , 台下同学都纷纷表示:“让他讲完吧!”  
高中毕业后 , 潘周聃选择出国进修 。原先的少年 , 已长成要与社会交手相见的青年 。现实和未来交错 , 他一度陷入迷茫 , 是那本多次翻阅的《道德经》 , 将他拉上了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