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传染吗传播途径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 , 简称Hp , 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长2.5~4.0μm , 宽0.5~1.0μm 。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 , 除典型的形态外 , 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 , 环境氧要求5~8% , 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为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工具 。
历史沿革
1893年 , 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首次报告在哺乳动物胃内发现螺旋形微生物 。

幽门螺杆菌传染吗传播途径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

文章插图
1979年 , 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 , 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 , 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
1981年 , 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 , 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 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 。此外他们还发现 , 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 , 1982年4月 , 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 , 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 , 结果大病一场 。
1982年 , 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 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这一成果打破了胃病不能根治的误区 。基于这些结果 , 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 。
1984年4月5号 , 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成果一经发表 , 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 , 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 。世界各大药厂陆续投巨资开发相关药物 , 专业刊物《螺杆菌》杂志应运而生 , 世界螺杆菌大会定期召开 , 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 。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 , 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 , 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
1989年 , Goodwin等人将其命名 , 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
1994年 , 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高危致恶变因子 , 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 。家庭成员中的感染者一经确诊 , 就必须主动接受正规的抗菌治疗 , 彻底清除传染源以达到防治目的 , 只有先查出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 再进行有效的根治 , 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的老胃病并防止恶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大多数常见的胃炎疾病均由幽门螺杆菌所造成 , 在治疗过程应加入抗生素 。
2005年10月3日 ,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 , 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
形态特征
1、病理学特征
电子显微镜下 , 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 。在分裂时 , 两端均可见鞭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