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基本理念看,“语文课标”强调“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认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中华各民族都作出了贡献,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基础 。中国是诗的国度,传统古诗文强调思想感情、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高度融合和凝练 。这是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 。
从课程文化看,统编教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意义重大 。其总体特色是“立德树人”,在“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背景下,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下一代的要求,道德、理想、情操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
注重文化母题的有机渗透 。教材中的母题,是以教材为整体文本,不是分解个别故事的整体所得,而是通过对比各种故事,从中发现重复部分所得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征的教读、自读、名著阅读课文 。我们把艺术主题学中的艺术“母题”的概念引用过来,把在中华民族成长历程中,具有持久性、相同性的主题,在历时性、共时性中构成的“谱系关系”的文化“大概念”,体现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大概念”,称为“母题” 。在教材中,“母题”得到充分的体现 。以教材中整单元古诗文为例,其单元母题包括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山水寄情和第6单元的言志抒怀、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缘事立言、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透辟说理、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缘政忧乐、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白话小说、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言志守正、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增智养气 。这些母题,既体现了中国“诗教传统”的文脉,也是对中国文化“文道精神”的推崇 。而对这种传统的优秀的中国精神的提倡,对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力的补充,对这种文化母题的归纳、提炼和谱系化,是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培根铸魂功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
注重文学体式和读书方法的传授 。统编教材中关注文学体式的学习 。我们以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韵文、散文作为分类依据 。教材实现了对诗、词、曲的全覆盖 。诗歌体式中囊括了古风、律师、绝句等,还注重乐府、歌行、骈文的了解和学习 。例如散文体系中,文体分布呈现如下面貌:6篇“记”、3篇“书”、2篇“说”,1篇“铭”、1篇“序”、1篇“表” 。比如,说理、史传叙事、政论散文诸种传统文学中的重要文体,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 。还有为数不少的各类笔记小品文的代表 。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对引介经典的重视,《论语》《孟子》和《礼记》的选入就强调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 。传统读书方法讲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材中对传统读书法的指导也主要在古诗文单元中体现 。
注重补白部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 。在统编教材的“补白体系”中重视熟识语境的解读和选择;在“思考探究”等综合内容中认识文化思辨和创造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活动知识部分,就有关于诗歌的鉴赏方法 。认为“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 。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补白部分就有对律诗的介绍 。对仗、押韵等文学内容的解释,将学生对传统诗文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到对诗歌文化的关注上 。
系统梳理文化常识的介绍,如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敬辞谦辞”,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水经注》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段落等 。第5单元《〈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第6单元有关于孟子座右铭、列子寓言故事、史记故事、杜甫月夜等 。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有对《诗经》的简介,第6单元有礼记故事、《资治通鉴》的介绍、《新乐府序》的简介等 。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的同题对比阅读等 。
- 时代教育投稿 时代教育杂志正规吗可信吗
- 文学教育杂志什么级别
- 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投稿 语文教学与研究投稿难度高吗
- 教育学刊物是正规杂志吗 教育学文摘杂志是正规期刊吗
- 关于校园文明的宣传标语 中小学的校园文明标语
-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册
- 简单的一天日记50字 简单的一天日记
- 小学英语的英文 小学生英语怎么写
- 小学生作文优美句子摘抄大全
- 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小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