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处疼痛 中脘穴:胃脘痛


中脘穴(zhōnɡ wǎn xue)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 。出《脉经》 。《脉经》名中管 。别名上纪、太仓、胃脘 。属任脉 。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 。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 。

中脘处疼痛 中脘穴:胃脘痛

文章插图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
【解剖位置】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
【功能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
【穴位配伍】
中脘穴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
中脘穴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
中脘穴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中脘穴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脘穴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中脘穴配阳池穴、胞门穴、子户穴(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
中脘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
中脘穴配内关穴、梁丘穴治胃痛 。
中脘穴配天枢穴、内关穴、气海穴治急性肠梗阻 。
中脘穴配天枢穴、足三里穴治痢疾 。
中脘穴配天枢穴,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
中脘穴配气海穴,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
中脘穴配足三里穴,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
中脘穴配胃俞穴,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 。孕妇慎用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 。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沉,胃部有收缩感 。
直刺1~1.5寸 。
注意:孕妇慎用 。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 。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 。
【灸法】
可灸 。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
药物天灸 。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 。
【特效按摩】
在中脘穴或摩或按,可治疗胃痛、呕吐等症 。
【附注】
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