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风水大师 炮台风水先生


昨天给大伙儿讲了天津和“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的由来,今天令狐继续和大伙儿聊聊天津,今儿咱说说天津卫的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
首先咱就先来说说鼓楼,很多去过天津旅游的朋友应该都逛过鼓楼,一个文玩集散小市场,而且离着大悦城和南市都不远,确实是个值得一逛的地方,但是现在的这个鼓楼可不是原来的那个鼓楼,甚至说连翻新都不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我的小说《探宝寻踪之西行大漠》中曾提到过,这个鼓楼绝对是天津卫标志性的建筑物,不过也是命运多舛,在历史上曾两建两拆 。
明永乐二年,也就是公元1404年,朱棣在天津设卫筑城,这才有了天津卫,由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人负责筑城浚池 。周垣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四面开门,东距海河250步,北距卫河200步,夯土造城,把天津围成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如同一个算盘,所以天津又叫“算盘城” 。

烟台风水大师 炮台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不过那时候的天津,说白了也就是个土围子,直到了明弘治年间,也就是差不多1493年左右,山东副使刘福,兵备天津,才将土城砌以砖石,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并于城中心十字街处建造了这个鼓楼,说是鼓楼,其实是个钟楼,因为在上层楼内悬挂着一口大铁钟,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曾撰写过一副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可想当时的鼓楼该有多么壮观!
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天津,到了转一年,天津的城墙就被迫拆除,而鼓楼也就日渐颓圮 。到了1921年,早已破烂不堪的鼓楼被拆除重建,算是重新又活了过来,可谁知道,等过了三十一年,也就是1952年,因为要贯通道路,这鼓楼又被拆除 。历经风雨沧桑,直到了2000年,鼓楼才再次重建,直到2001年的9月28日才正式竣工,也就是现在的这个鼓楼 。
烟台风水大师 炮台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说完了鼓楼,接下来就是炮台了,说到这儿,我估计好多人都会说,“这我知道,就是大沽口炮台嘛 。”对不起,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我想甚至很多年轻一些的天津人可能都不太知道所谓的炮台是哪里,其实这里的炮台指的是明朝在今天现在的马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的窑洼南岸、红桥区的西沽、邵公庄东和双庙街等七处建造的炮台,而不是大沽口炮台 。
明末,当时的大明正在和满清交战,而且满军多次入关,大明王朝为了加强天津的防务,在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在天津卫城外,拨民地,建炮台七座,令总兵赵良栋每日各拨兵十名,昼夜防守 。当时的七座炮台位于三岔河口北、窑洼南岸、西沽、邵公庄东(梁家嘴)、城西双忠庙南、海光寺(炮台庄)、马家口(大光明桥一带),在清朝的《天津卫志》中的“天津卫图”中也标明了这七座炮台的大体位置,这七座炮台各具特点,或明或暗,攻守兼备 。等到了清乾隆初年,当时的直隶天津府天津县知县张志奇带头编纂了天津的第一部县志,其中作诗八首,被称为当时的“津门八景”,其中的七台环向指的就是这七座炮台,这诗是这么写的,“畿辅严疆有驻师,七台棋布自崔巍 。时清无复惊烽火,尽日灵风卷画旗 。”
所以这七座炮台比大沽炮台整整早了178年 。
烟台风水大师 炮台风水先生

文章插图

最后咱们就该说说铃铛阁了,大伙儿注意,这里的阁不念gě,而念gǎo,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猜也许就是因为念起来合辙押韵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