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修400平方养老房,全屋毛坯风,拒绝一切智能家电( 四 )





周宁与丈夫的主卧是一个套房的形式 , 有点像度假型酒店的房间 , 这让夫妇二人觉得格外浪漫 。 但床上的帷幔却并不是为了凹造型 , 从小周宁就有使用蚊帐的习惯 , 重庆的夏季很长 , 潮湿闷热 , 山里的蚊虫非常多 。 搬到新家前 , 周宁特意请设计师专门定做了一个现代款式的蚊帐 , 既实用 , 又能增加一点度假氛围 。

周宁很喜欢运动 , 在家里她既可以在露台上一边欣赏周围的自然风光 , 一边打太极;也能在私密的健身房里做瑜伽 , 完全不会受打扰 。




周宁在整个设计装修中 , 都不忘与设计师探讨一个问题:节能 。 从最少的土建工程 , 到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器 , 也许一个家庭的努力对于整个环境是微不足道的 , 但周宁仍然想尽一份心 。
“我是看着重庆从原来的工业城市 , 一点点变成摩登都市的 , 空气越来越好 , 也能常常享受到艳阳天了 , 特别有感触 , 好的自然环境来之不易 。 ”



虽然很多别墅都用上了时髦的全屋智能 , 但周宁完全没有考虑 , 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家人口较少 , 自动化反而会产生过剩和浪费 。
另一方面 , 她觉得在一整天在办公室享受电梯、电气设备的便利 , 回到家更应该切换到一个慢节奏的场景:慢慢走楼梯、亲手调节百叶窗 , 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按下每个开关……


这种人与房间、家具、饰品的互动 , 会增加家的亲近感 , 也让她觉得更加踏实 。 每一次走在蜿蜒的楼梯上时 , 她都会觉得心在慢慢放松 , 自从来到这个新家 , 她就很少有“慌慌张张”的状态——这是空间带来的心理魔法 。

周宁迷恋亲手拉开窗帘、看到阳光的几秒钟
每一层楼都留了一个小房间作为储物间 , 这样可以减少因为储藏、寻找物品的上下楼次数 。 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 , 让居住体验更加轻松 。

全屋采用墙暖片+地暖的组合模式 
重庆的冬天格外阴冷 , 想要住得舒适 , 地暖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 。 周宁与设计师商量、计算后 , 采用了“电暖片+地暖”的形式 。 公共区域 , 例如餐厅、客厅、起居室采用的是隐形的地暖;卧室、书房等封闭式空间采用了暖气片 。 上两套装备会增加费用 , 同时也牺牲了一些美感 , 但周宁觉得很值得 。 在审美与实用节能之间 , 她做了考虑充分的平衡 。
整个装修恰好跨越了2020年初的疫情 , 突如其来的全球危机也让周宁思考了更多 , 她和许多朋友一样 , 越来越在意居家空间 。 “哪怕足不出户 , 家也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 ”

最近家里来了一位新成员:4个月的小鹿犬
毕业于1990年的周宁 , 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外企工作的大学生 。 年轻时 , 她的工作非常忙碌 , 有时候 , 一年会去8、9个国家 。
在一次次出差、旅行后 , 人到中年的她更明白了家的意义 。 “这不是一个造给别人看的房子 , 而是我们内心的港湾 。 ”
部分图片提供 简璞设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