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踏浪”( 二 )


在存量上 , 是稳中求新高 , 借助于头部优势 , 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 抓住PC市场从“一家一台”电脑或平板向“一人一台”、高端消费占比提升的红利 。 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 , 联想稳坐16个数码品类榜单中的头把交椅 。
但无论如何 , PC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 , 只有结构性机会 , 难有爆发式增长 。
因此 , 于联想而言 , 要想跨越至高增长的新常态 , 拓展第二条增长曲线 , 变得迫在眉睫——3S业务 , 正是联想中国正在描绘的第二曲线 , 增长远比存量业务更为陡峭 , 且未来的业务天花板 , 也要远远高于PC业务 。
联想“踏浪”
文章图片

财报显示 , 上半财年 , 3S业务在联想中国的整体收入中 , 占比已跃升到26.6%:智能产品(Smart Device)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22% , 其中商用IoT生态布局显现规模效应 , 整个上半财年收入狂增254%;智能基础设施(Smart Infrastructure)整体收入同比增长45%;智慧服务(Smart Service)整体收入同比增长52% 。
乍一看 , 联想中国的存量业务 , 似乎与其3S业务泾渭分明 , 但其实 , 存量业务积累的客户、资源、技术等 , 都能在增量业务中复用 , 换句话说 , 联想切入3S业务 , 是“全副武装进场” , 而不是“泥腿子进城” 。
其一 , 存量和增量业务的客户具有高度重合性、叠加性 。
联想的PC产品、3S服务等 , 归根结底 , 满足的的同一群体持续进化的不同维度的需求——联想始终代表时代先进的生产力 , 当客户需求转向时 , 联想已经提前在此安营扎寨 , 蓄势以待 。
Canalys报告显示 , 第二季度 , 中国电脑市场上 , 联想集团的份额高达40%以上 。 电脑等传统优势产品积攒的存量企业客户、政府客户 , 也是联想3S业务的目标客户 , 打个比方 , 如同联想手握富矿 , 过去开采铁铜 , 现在还能开采金银 。
一方面 , 联想得以低边际成本获得高增长 , 在拓展3S增量业务时 , 可以跃过从0到1的艰难时期 , 直接实现从0到N的新飞跃 。 另一方面 , 联想与客户的关系也得以重构 , 实现紧密持续的深度耦合 , 不可替代性显著提升 。
其二 , 从PC跨越到3S业务 , 服务的颗粒度、精细度也在大幅提升——从过去的一锤子交易 , 变成了陪伴式、终生式、全链路、全周期服务 , 需要更为精准把脉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
而联想中国的PC业务在细分、直达、个性化服务客户上 , 持续纵深 , 已经实现了对B1、B2和B3等商用客户100%、98%和70%的细分覆盖 , 也为3S业务的持续快速推进 , 打开了平坦无垠的通路 。
事实上 , 这种协同性 , 在联想中国“One Lenovo”的统一调度下 , 已经快速推进 , 以一个界面 , 全面服务客户智能化转型 。
具体而言 , 包含客户协同 , 打通所有客户的数据平台 , 充分利用PC业务建立的客户基础 , 协助智能基础设施部门服务客户;二是渠道协同 , 鼓励交叉销售;三是营销协同 , 充分释放“智慧中国行”和奥运体育营销等营销活动的势能;四是服务协同 , 建立统一的方案中台 , 方便各个业务部门随时调用 , 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
其三 , 也正是基于联想在智能硬件端持续加固的存量优势 , 叠加3S业务 , 联想才得以打造“端—边—云—网—智”的全栈完整生态 。
数智化服务 , 其实也符合木桶原理——客户体验 , 取决于某一环节服务水平的下限 , 也就是说 , 任一服务环节的短板 , 都会导致整体服务水准的下降和客户体验的下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