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消高速起步价积极回应了民声
取消高速起步价积极回应了民声
鲍南
“取消5元钱高速起步价”“按照每公里0.5元精准计费”……近日 , 北京市发改委披露了高速公路收费核定听证方案 , 对老百姓最关注的计费问题做出一系列改进 , 获得一片点赞 。
“只要经过收费站 , 横竖都得交五块” , 在众多车主的日常“吐槽”中 , 高速起步价绝对能算一个 。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走一段高速路已成为许多上班族自驾通勤的“刚需” 。 但由于不少收费站设置在四环和六环之间 , 使得居住在这一区域的市民出行显得不那么划算 。 每天的早晚高峰时段 , 很多车主都宁愿选择拥堵的辅路 , 待绕过收费站后再进入主路通行 。 主路畅通 , 辅路超荷 , 这样的道路利用率显然不太合理 。 此次本市借助国家调整收费标准的契机重新梳理高速计费方式 , 借助精准计费实现“多用路者多付费 , 少用路者少付费” , 切中了现实痛点 , 回应了百姓诉求 。
从“五块”到“五角” , 表面上是政策的微调 , 深层看则是治理思路的与时俱进 。 需要看到 , 目前设置起步价与“二舍八入 , 三、七作五”的收费规则 , 是基于此前技术限制及长途运输定位而采取的阶段性做法 , 目的是提高收费速度加快通行效率 。 但眼下 , 有车一族越来越多 , ETC的日益普及也让精准扣费成为可能 , 原先着眼通行效率的规则设计明显过时 , 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当口 。 这些年来 , 许多地方审时度势 , 逐步降低高速起步价 , 北京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 主动把高速计费精准到每一公里 , 体现出精细化治理的鲜明姿态 。 或许这块儿八毛的对绝大多数车主的用车支出来说 , 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 但其所蕴含的“民有所呼 , 我有所应”的治理态度却弥足珍贵 。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 , 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 。 在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同时 , 不断更新政策“装备库” , 需要管理者更多从民生角度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 把外部条件的变化与政策的创新结合起来 。 比如 , 有不少车主都被路边不知真假的停车员收过标准不明的停车费 , 电子缴费的全面铺开就是一记有效的“降维打击”;再比如 , 不动产登记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核验十几份纸质资料 , 政务区块链的积极试点让办事效率实现“脱胎换骨” 。 北京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与创新成果 , 因地制宜调用好这些资源 , 可以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 赢得群众更多的掌声 。
明者因时而变 , 知者随事而制 。 把老百姓的获得感时刻放在心上 , 像“精准计费”这样善政就会越来越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