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名家 风水地理名师( 二 )




(1)、骆用卿卜选永陵


明张瀚《松窗梦语·堪舆纪》谈到,原任兵部员外郎,从五品骆用卿,后来升为太常寺少卿,正四品 。所以俗称:骆太常 。明清时期的地理官员,因为卜选皇陵,很多人被加封太常寺卿衔 。如清朝雍正时期的钦天监监正明图,为雍正卜选泰陵有功,被加封四品太常寺少卿 。


张瀚是万历时期的吏部尚书,是专门管理官员人事晋升的,与骆用卿相隔二三十年左右,所以他对骆用卿的官职和身份描述,不会有偏差 。


明张瀚《松窗梦语·堪舆纪》原文如下:


世宗朝骆太常者,浙之永嘉人也 。与故相张文忠同邑里,精堪舆术 。张时已举于乡,将上春官,邀骆,祖茔登览 。


骆一望,诧曰:此地十年当出宰辅 。


乃抚张背曰:惜公之齿长已,尚未登第,何能应之?


次年,张成进士,任南部郎,以议献庙礼称上意 。乃召入,不次擢用 。六年之间,晋陟宰辅,因荐骆于世皇 。


令卜寿宫,即今永陵,骆所卜也 。


骆官止太常少卿,用其术而不显其官,张之意念深矣 。


陈益峰翻译注解:


骆用卿,为真正的一代国师,地理技术极其高超,具有极高的地理辨别能力 。在张璁,还没有考中进士的时候,看到张氏祖坟,就断其家十年当出宰辅 。果然数年后,张璁位居宰辅之位 。张璁是浙江永嘉人,与骆用卿一直交好,所以张瀚误以为骆用卿也是浙江永嘉人,实际上骆用卿是浙江余姚人 。


张璁23岁(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举人后,曾七次上京会考皆不及第,因此他怀疑是否自己的祖坟风水有问题,即邀请了当时在家乡很有名声的地理名师骆太常过来勘察 。骆用卿览其祖墓后非常惊诧地说:此地十年当出宰辅 。


接着,又拍拍张璁的背感叹说:可惜您的年龄这么大了,还没考上进士,此话如何能应验呢?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第二年(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47岁的张璁第八次参加会试竟然中榜,职任礼部观政 。


后来,在大礼仪之争中,因上疏附和世宗尊崇兴献王为皇考而受到世宗的器重 。嘉靖六年(1527年)十月,张璁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内阁参与机要,职位相当于宰相 。


次年十月,皇后陈氏去世,世宗命张璁负责卜选陵地,同时也秘密为自己预选寿陵 。为此张璁就推荐了乡人骆用卿为相度风水官,一起前往天寿山勘察 。卜选十八道岭,绘图说贴,呈给明世宗御览 。最终十八道岭作为嘉靖皇帝的陵寝所在 。


世宗嘉靖皇帝,为了奖赏骆用卿的相地之功,赐骆用卿,太常寺卿之职 。所以明朝才有骆太常之称谓 。大学士张璁和嘉靖皇帝,主要看重的是骆用卿的地理技术,而在仕途上,没有重用 。


(2)、地理名家,张璁简介


张璁(1475年12月27日-1539年2月24日),字秉用,号罗峰 。后为避御讳,明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 。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祖籍福建莆田 。明朝中期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 。


张璁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 。


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二月,张璁应礼部试 。


正德十六年(1521年)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卒于豹房 。遗诏迎取武宗从弟朱厚熜继承皇帝位 。四月二十二日,十四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天下 。五月十五日,张璁于奉天殿补行殿试,中二甲进士,观政礼部,从此进入仕途,时年四十七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