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之前我们聊到的虫洞、翘曲飞行确实还比较科幻 , 寻找地外生命的真正高潮应该是向外发送信号的METI项目 。 主流学界对其中蕴含的风险 , 应该说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 , 还出台了《准则声明》 。
但这类东西对支持METI的人来说 , 并没有多少约束力 , 从当前的国际格局看 , 人类短期内似乎无法避免METI的冒进 , 我们是否也能“科幻”地想象下 , 未来可能出现怎样的管控机制?
文章图片
meti.org网站页面
江晓原:这种事情很难管控 , 我知道一个例子 , 没直接关系但有点类似 。 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 , 1993年 , 其中37个公约成员国 , 又表决支持全面禁止在海上倾倒核废料 。 这个公约到现在还是有点约束力的 , 美国这些国家确实不敢倒了 。 当他们想要继续倒的时候 , “努力”的方向是把这个公约推翻或规避 , 要是它完全没有约束力 , 干脆不理它就好了嘛 。
日本现在要排核污水 , 它也在找借口 , 比如说不是“倾倒” , 或者废水不是“废料” 。 我们当然坚决反对日本的做法 , 但从它找借口的行径也可以看出 , 还是有点忌惮《公约》的 。
但我觉得公约本身也没有什么强力保障 , 它就是一个大家愿不愿意遵守的问题 , 不遵守也只能谴责一下 。 回到METI上 , 我觉得大家还没有完全接受这样的约束 , 现在愿意搞类似活动的人其实还是很多的 。
文章图片
2017年11月 , 位于挪威特罗瑟姆附近、隶属于EISCAT科学协会的天线组向太空中发射了信号 , 包含特别谱写的电子音乐 , 以及关于几何与二进制的教程 , 图片来源:EISCAT , 摄影:Craig Heinselman
观察者网:书中将METI的支持者们判定为“其实有着一种‘唯技术主义’思维倾向 , 所考虑的只是想尽办法要在技术上达到目的” 。 为什么会这样定性?
从字面上看 , “唯技术主义”更多地是指那些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 。 而他们像是为了好奇心不顾一切的人 , 我更愿意把他们叫作“好奇主义” 。
打个比方 , 一个孩子不顾洞里可能有蛇 , 非要把手伸到洞里探索 , 如果把伸手视作孩子的“技术” , 他或许并不认为伸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 而只是想满足好奇心 。 METI的支持者也是类似的 , 并不想“解决问题” , 而只是解答疑问 , 满足好奇心 。
穆蕴秋:他们也算是“唯技术主义” , 就是说定了一个目标 , 不考虑它背后的伦理、可能带来的灾难之类 , 一心一意去实现它就行了 。
江晓原:“唯技术主义”甚至可以不考虑目标 , 只考虑技术 。 当然 , 他们可以说自己是有目标的 , 是要跟外星人建立联系 。
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 , 会吸引世界上各种各样迷恋技术的人 , 他们其实对于目标是不思考的 。 现在有人在搞METI是吧?行 , 我也来搞 , 你们功率还不够大 , 我就给你搞大 , 你之前发出去的信号别人看不懂 , 咱们再发让人更容易看懂的信号 。
文章图片
1970年代 ,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把这些图像信息发往太空
观察者网: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 本来就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 。 METI项目里体现的好奇心 , 同样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 在METI上遇到的问题 , 可能是它们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