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 2020 DUBAI 当代最新潮的建筑设计之美( 五 )




展馆的大部分设施在地下 , 有一个大的圆盘屋顶遮盖 , 以此抵御夏季极端高温环境 , 降低冷却的负荷 , 实现节能最大化 。




外侧有一圈“新能源树” , 进一步实现了能源自产的目标 。 可以为建筑提供28%的所需能源 。 15-18米高的能源树顶部覆盖有光伏板 , 整体顶部可以像向日葵一样旋转180度 , 最大化提高能源产额 。




丨流动性馆
·设计:Foster + partners
·最流畅表面
由上方俯瞰 , 这三个建筑之间组成三叶草的形态 , 建筑周边的结构上以动感的流动线条搭配 , 给人科技感 , 极具动感的照明光线完美呼应了展馆的主题“流动性”



该馆将展示智慧城市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机器人、自动交互、全球货物运输等主题 。


这个展馆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客梯 , 可以同时运载160人 , 同时建筑中还包含了一条330米长的半地下轨道 , 以此展示最尖端的移动设备 。


丨阿尔瓦斯尔穹顶
·设计: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 建筑事务所
·衔接建筑物
阿尔瓦斯尔穹顶高度为67.5米 , 直径130米 , 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精品 。 重达550吨的钢冠耸立在核心建筑阿尔瓦斯尔广场之上 , 用于举办重大的活动和庆典 。





穹顶建筑成为各个场馆的重要衔接建筑物 , 串联起6个不同主题区 , “阿尔瓦斯尔”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沟通” , 象征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沟通思想 , 创造未来 。



穹顶采用特制的投影屏幕材料 , 因此形成了总面积为25380平方米的超大幅360度展现的投影表面 , 内外均可欣赏到投影内容 。


丨中国馆
·设计:何镜堂
·华夏之光
中国馆取名“华夏之光” , 外观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灯笼 , 有着团圆、吉祥、光明、幸福的寓意 , 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先生担任设计总顾问 。



建筑遵循“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设计原则 , 将中国元素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 , 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大国风范 。


“天眼”FAST、北斗卫星、5G技术、人工智能等作为核心展项首次在世博会中国馆展出 , 高铁模拟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也将通过创新形式演绎“智慧出行” 。



丨俄罗斯馆
·设计:Sergei Tchoban
·彩色缠绕
设计者谢尔盖·乔班以持续运动为设计理念 , 作为发展、创造和进度的前提 。 场馆主体造型是由两个半球组成 , 一个半球在另一个半球之上 , 并且潜入了一些小的球体 。





巨大的圆屋顶隐喻了俄罗斯东正教建筑的圆屋顶 , 大球套小球则展现俄罗斯的传统--马特罗什卡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罗斯套娃 。



构成上这些彩色环绕的线条是由直接给你8厘米的铝管所制成的 , 通过不同的弯曲角度 , 从多个方向顺延弧形编织出外形 。 展馆共使用了6种颜色的铝管 , 总长度为46km , 超过1000个分段 , 最终构成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彩表面 。



丨芬兰馆
·设计:JKMM建筑事务所
·传统阿拉伯帐篷
JKMM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芬兰馆 , 外表为通体的白色 , 色彩灵感源于初冬芬兰大地上一层薄薄的积雪 , 造型上在展馆入户处两侧分开的弧度造型则来源于传统的阿拉伯帐篷 。 两种文化和谐的在此相遇融合 , 也迎合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