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丁山癸向 风水丁山癸向是什么意思( 六 )


妣 黄老太君 何


牌心及盒套边上,书写多行文字 。其中牌心 正中书写 :


妣配淑慎黄氏孺人
皇清考谥逸叟时安陈公大人之神主
妣配淑贞黄氏孺人


右书:“ 原命生于康熙壬寅二月廿一辰时 ,系福建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大岭下肥塘坑生” 。左书: “大限卒于乾隆癸丑六月廿六巳时,在潼川府三台县北路柳林坝,享寿七十二岁告终” 。


这座神位上的文字,与族谱上关于他生平的 如下记述,大同小异 。族谱载 :


十八代时安公 ,字祯瑞 ,谥逸叟,璧书公之次子,生于康熙壬寅年二月廿一日辰时,系福建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大岭下背塘坑生长,卒于乾隆癸丑年六月廿六日巳时,系四川潼川府三台县北路柳林坝告终……妣黄孺人……继娶何孺人 ……


这座神主牌位的发现,有助于研究该移民家 族迁川后的宗族制度与丧葬习俗,此外,比较牌位与族谱关于陈时安出生地在文字记录上的差异 , 把原乡“下背”记作“下肥”,如果不是笔误的话,我怀疑这可能是两地读音上的不同而留在笔下的 。从中也许可以窥见福建移民迁川之初,在被湖广语通话过程中,所保留的原乡语音的痕迹 。


四、文书


在收藏同治四年《陈氏族谱》的木匣子里 ,原来还同时保管着一批家族文书 。几经变故和转手,现在保存下来的尚有《分关》文书两件,以及房契等 。两件分关文书的年代分别为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年) 的《分关合约》和咸丰十年 (1860 年) 的 《分关合同》 。由于其中牵涉的内容颇为丰富,需另作专文研究 。这里只作简要的介绍 。


风水丁山癸向 风水丁山癸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图八 陈氏家族嘉庆《分关合约》


1、嘉庆二十一年《分关合约》(见图八)
该文书为皮纸手写,长 46.5公分,高37.5公分,正文19行 ,每行36字,加上亲友见证人的签 名和年月日,共979字 。该《分关合约》云 :


立分关和约:弟兄兆深、兆灏、兆泗、兆济、兆泮、兆清、兆湫、兆溥,情因家务难支,弟兄商议,愿将祖父(指陈时安) 所置柳林坝、樊家沟、石鼓坝田地三处,凭族长踩明几股,均分耕种 ……外有高山铺及桥子河、柳林坝,父母伯婶坟三处,子孙永远不 得侵占葬 。其高山铺佃钱以作祭扫之需,八房不得分用 。至各房已葬有坟茔,后进葬者,不得上截下牵 。或边邻有争讼祖业者,有事同当,费钱共认 。


当日凭众议定 : ……长房愿坐南路樊家沟田 地一股,七房亦心甘意悦让于长房 。……其柳林坝、石鼓坝七房拈阄,长房不得异言生端 ,七房亦未得格外生枝 。此八房人等情愿,并无逼勒等弊 。……四至分明,照此管业 。或田地有近远不齐,多寡不一者,自今分后,八房子孙永不得翻悔 。至于田地有水打河奔沙填,各由天定,不得另生枝节,后有异言 。此系八房意愿,特立八约,各执一纸,子孙永远存照 。


嘉庆二十一年岁在丙子二月二十一日八房叔侄同上


入川始祖陈时安与黄氏,共生十子,其中一子在遂宁未成年早逝,一子过继与其兄陈辉胤,余八子,故称八房 。这份文书,就是陈时安去世后,由福建迁川后所繁衍的大家族,因人口浩繁,“家务难支”,不得不宣告解体,分门立户的文物见证 。立文约人称“八房叔侄”,并非将八房19、20代人聚齐商签,而是因为,早在乾隆五十年,八房陈兆溥已经早逝,故由抚养的继子陈元焕承祧,得以继承其八房的权属 。称陈时安为“祖父”,殆以执笔人为20代的八房后人的称谓所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