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轴木是什么木头 木车轴是什么木头( 二 )


以上例子说明,至少直到汉朝,莽的意思很简单,要么指草,要么指草原 。这个词,怎么就和粗鲁、容易激动、做事不计后果的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了呢 。

车轴木是什么木头 木车轴是什么木头

文章插图
最早的联系,大约就在那些隐士吧 。《孟子·万章下》里的“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城市化率低的先秦,隐士们居于山野,渴了喝溪水,累了,回原野中的茅草屋躺着,大家都这么干,就形成了整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
而隐士们,外表大约都不怎么好,孔子遇到的楚国隐士接舆是个疯子加狂人,庄子描写的隐士“渔夫”披头散发、衣冠不整,《说苑》中齐桓公遇到的老者就干脆披着一身草 。而且身为隐士,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不论什么原因,总归是“伏匿”之人,不论是“礼乐灭息,圣人隐伏 。”“贤良退处而隐逃 。” 还是 “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串 。”总归是不为世俗理解了,加上狂士居多,用莽来指代草莽中人,而且意思负面的语义转换,就这么完成了 。

车轴木是什么木头 木车轴是什么木头

文章插图
到唐宋时期,“莽”已经和草原没什么关系了 。宋朝诗人王禹偁曾经做了一首诗,诗名叫《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其中有:“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意思是播种这么冒失,庄稼又怎么能顺利成长呢?说明一个人没什么事的话,还是不要爱上野马,梦想草原的好 。

《尔雅》中并没有收入轴,但轴多少还跟植物有些关系,毕竟是拿木头做的 。轴最初可没有别的意思,拿来形容人,是好词 。《诗经·考槃》有云:“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硕人之轴”的“轴”,有两种解释,笺曰:“轴,病也 。”而《通释》曰:“轴通作逐,当为强壮貌 。”结合全诗的意境和轴的词义,《通释》可能更为准确,毕竟前两句中的“宽”和“薖”都是好意 。

车轴木是什么木头 木车轴是什么木头

文章插图
当然这本身可能就是引申义 。《释名·释车》中对“轴”的解释是:“轴,抽也,入毂中可抽出也 。”《说文解字》则曰:“轴:持轮也 。从车由声 。”《方言》中说:“輑谓之轴 。”都跟车有关,说明轴最早,就是指车轴 。车轴是一根粗大的木头,引申为强壮貌似乎也无不妥 。
而那轴来比有用之人,例子可就很多了 。《吕氏春秋》中说:“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 。注曰:轮舆辕轴,各自有材,故曰数官然后成也 。”是说人尽其才的道理 。《世说新语·雅量》中说:“符坚游魂近境,谢太傅谓子敬曰:‘可将当轴,了其此处’ 。”跟现在说栋梁没有什么区别 。

车轴木是什么木头 木车轴是什么木头

文章插图
当然,最爱用轴来作比的,还是葛洪 。《抱朴子·内篇·微旨》中说:“或曰:‘方术繁多,诚难精备,除置金丹,其馀可修,何者为善?’抱朴子曰:‘若未得其至要之大者,则其小者不可不广知也 。盖藉衆术之共成长生也 。大而谕之,犹世主之治国焉,文武礼律,无一不可也 。小而谕之,犹工匠之为车焉,辕罔轴辖,莫或应亏也 。’”说明每个环节都有用处,不能顾此失彼 。
《抱朴子·外篇·嘉遁》中又说:“夫渐渍之久,则胶漆解坚;浸润之至,则骨肉乖析;尘羽之积,则渖舟折轴 。”这是说调理内息的道理 。《抱朴子·外篇·疾谬》中说:“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渖龙舟,群轻所以折劲轴,寸飈所以燔百寻之室,蠹蝎所以仆连抱之木也 。”也是一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