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困扰2021涂料企业 | 回眸2021( 三 )
主打环保涂料的兆新股份则陷入亏损的窘境 。 前三季度 , 其营收为2.62亿元 , 同比下滑10.94% , 归母净利润亏损3.08亿元 , 同比下滑302.33% 。 对此 , 公司表示 , 主因之一系受化工原料大幅涨价影响 , 精细化工业务板块毛利率下降 。
盈利能力差强人意 , 涂料企业现金流情况也不容乐观 。 截至三季度 , 三棵树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615.63万元 , 东方雨虹为-6283.7万元 , 凯伦股份为-4.6亿元 , 亚士创能为-10.96亿元 。
三棵树在今年抛出定增预案 , 计划募资不超过37亿元 , 其中近三分之一约10.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而2020年年底 , 三棵树刚刚完成4亿元的定增 , 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性 。 足以证明其资金的紧缺程度 。
三棵树董秘办人士早先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 ,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涂料行业的环保要求不断趋严 , 同时人力成本增加 , 加上国内房地产行业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 一定程度上加速提升了国内涂料行业集中度 。 面对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 此次定增募集资金使用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 。 此外 , 公司业务规模逐年扩大 , 对营运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 , 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 。 ”
为缓解资金和债务压力 , 亚士创能也在11月15日公布定增计划 , 计划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3094.38万股 , 募资总额不超过6亿元 , 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债务 。
困扰四:国际巨头垄断地位难撼动
中国涂料企业的劲敌还有来自国外的涂料巨头们 , 如何挑战后者在中国市场强势的话语权 , 中国企业还在不断求索答案 。
PPG工业是全球涂料界的绝对龙头 , 也是80年代末最早进行投资的全球化学品公司之一 , 其第三季度实现净销售额近44亿美元 , 较去年同期增长19%左右 。 2021年以来 , PPG工业加速对中国市场布局 。
7月 , 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吨胶粘剂及移动出行实验室项目;5月 , PPG工业宣布完成了对中国嘉定油漆涂料工厂1300万美元的投资 , 包括八条新的生产线和一个技术中心;3月 , PPG位于中国张家港市的PPG中国应用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 而这是PPG工业在中国首个跨事业部的研发中心 , 涵盖了工业涂料、包装涂料和汽车修补漆事业部 。
再看日系涂料巨头立邦 , 1992年便在中国成立分公司 , 目前在中国设有四大乳胶漆工厂 。 11月12日 , 立邦发布三季报 , 2021年前三季度 , 其销售收入为7362.57亿日元 , 同比增长32.3% , 归母净利润为503.08亿日元 , 同比增长59% 。
具体来看 , 立邦前三季度在日本的综合销售收入为1225.26亿日元 , 综合营业利润为87.23亿日元 。 而立邦中国实现销售收入为2831亿日元 , 营业利润为266亿日元 。 也就是说 , 立邦前三季度在日本本土的销售收入商不及中国的一半 , 利润也达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 。
立邦公司表示 , 前三季度合并销售收益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中国通用涂料的强劲表现以及印尼业务的子公司化 。
另外 , 中国汽车涂料市场仍被外资企业盘踞 , 拥有约80%以上的市场份额 , 几乎垄断了乘用车OEM涂料(原厂漆)市场 。 国内汽车涂料企业集中在低端市场 , 外资企业则手握高端市场 。 其中 , 欧美系以艾仕得、PPG工业、巴斯夫、阿克苏诺贝尔为主 , 日系汽车涂料市场以关西、立邦为主 , 韩系以KCC为主 。
记者:胡安墉
编辑:王丽颖
责任编辑:毕丹丹
封面供图: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