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注重内核技术投入的成果除了在智能手机市场攻城略地 , 其Linux内核社区技术排名提升也很迅猛 。
据周围透露 , 2019年 , vivo的Linux内核社区技术排名是40多名 , 2020年进入前十 。 “我们很快进入前五 。 ”周围说 , “我们是中国开源基金会理事单位和发起单位 , 我们会在内核上做更多的工作 , 就是为了迎接产业界在内核层面的需求 。 ”
技术使能IoT生态合作伙伴
从消费者需求和体验层面看 , 内核技术最富有挑战性、最具有前瞻性和未来全新系统最重要的方向 , vivo认为是全局缓存和编译器优化 , 还包括内存管理、调度和显示Surface User(用户自定义界面)接口 。
之所以如此重视系统内核技术能力 , 其技术层面的意义在于 , 内核是智能操作系统的技术底层 。 只有建立在强有力技术底层基础上的中间层和应用层 , 才能发挥框架技术能力和最终实现良好的应用体验 。
vivo手机操作系统的中间层 , 由IDE(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urface层和渲染层构成技术框架 。 周围说 , “现在的vivo手表 , 能通过中间层技术框架 , 支持约5000种应用 。 ”
一个vivo手表能链接支持5000种应用 , 这就涉及到生态的繁荣度和技术能力 。 业界将这种生态应用框架称为物联网 。
目前 , 在手机操作系统的技术底层和中间技术框架层 , 周围说 , “无论是技术挑战 , 还是可行性 , 就vivo的技术底层和中间技术框架层 , 我自己认为是乐观、相当乐观、非常乐观 。 ”
但周围承认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层构建和发展 , “比较难展开 。 vivo单凭一己之力的作用有限 , 这需要产业的合作和产业的努力 。 ”
难做并不意味着不做 。
vivo在物联网(IoT)生态构建上的努力 , 从两个方面入手 。 其一 , vivo和竞对一样 , 在做IoT全连接互联协议;其二 , 三年前 , vivo做了IoT开放联盟 。
构建开放IoT协议 , 目的是将行业合作伙伴如美的、大华、海尔和苏泊尔等自有的平台 , 接入vivo开放的连接协议 , 目的是将伙伴在平等、开放、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 共筑繁荣生态并做生态共享 。
周围说 , “我们注意到 , IoT生态合作伙伴最关注两点 , ‘vivo要帮我适配自研产品 , 要有很好的互联和使用体验;能否通过vivo渠道做产品销售’ 。 ”
据周围透露 , 2021年 , vivo做了智慧互联认证 。 这项认证相当于华为智选 , 即生态合作伙伴在完成vivo标准化认证后 , 能拥有vivo渠道流量支持 。
如果仅仅是产品标准认证和渠道流量支持 , 市场并不需要再多vivo一个智能手机终端商 。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 , vivo构建IoT生态圈的杀手锏 , 竟然是技术使能其合作伙伴 。 这是vivo与其竞对在做IoT生态圈时最大的不同 。
那么vivo具体如何做技术使能?
举个例子:vivo和苏泊尔合作 , 在实现设备无缝连接的同时 , 还做了相关功能应用的拓展 。 什么意思呢?比如苏泊尔电饭锅有炖汤、炒菜和烘焙等不同功能 , vivo在快速联接的基础上 , 通过vivo自带的快应用 , 打通了联接之后的生态 。
“苏泊尔很开心 , 他们既可通过vivo快速联接自己的电饭锅 , 同时还能通过快应用 , 既不用安装也不用下载 , 他们的电饭煲消费者能看到相关菜谱和各种厨艺流程 , 照着做就行 。 ”周围说 , “如果苏泊尔愿意和自己的用户互动 , 也可以做各种论坛 。 这说明我们打通了IoT联接之后的生态能力支撑的部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