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时代历史 东南卫视大海洋时代



海洋时代历史 东南卫视大海洋时代

文章插图

有这么一艘船,八百年前收锚扬帆,驶向远方,但时济不运,葬身大海,整艘船和货物都沉入海底 。斗转星移,人世间几度变换,这艘沉船却保存了下来,八百年后的今天,一次意外的探测让它重现天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艘神秘的“南海1号”沉船的前世今生吧!
一、南海1号的前世在中唐之前,我国经济中心一直都在北方中原地区,当时人们的观念也是中原富硕,可据之万年 。但是中唐以降,我国经济中心出现了一种南移的趋向,随之而来的是海上贸易的兴盛 。
早在唐玄宗时期,就已经在广州和安南设立了市舶司,但此时的大唐帝国疆域辽阔,并不怎么热衷于海外贸易 。直到宋朝,疆域较之唐朝可谓是大幅度缩水,生存空间也被西夏和辽朝挤压殆尽,宋朝人不得不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至此进入了鼎盛时期,就海上贸易而言,宋朝远迈汉唐,明清更不能与之比肩 。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极为繁盛,除却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州、明州和“刺桐港”泉州,史籍上可考的港口有20多个,这些港口从南到北,连成一线,广泛地分布在浙江、福建、岭南等地 。
宋朝泉州港有“近接三吴,远连两广,万骑貔貅,千艘犀象”的美誉,是当时世界上举世公认的第一大港,当时漂泊在印度洋上的船舶不一定来自同一个国家,但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那就是泉州 。泉州港内往往是巨帆相接,舟楫不绝 。因为位于南宋海岸线的中点上,泉州也一度成了划分南洋、北洋的标识 。
海洋时代历史 东南卫视大海洋时代

文章插图
泉州的东西双塔


宋代海上贸易远至地中海和东非,与大约50个国家有贸易往来,有些藩人因为长期与宋朝贸易,遂定居在广州、泉州等地,也因此出现了“藩坊”“藩学”和专门埋葬藩人的墓地 。在双方的贸易中,我国常常是以输入香料、药材、矿产、水果为主,以输出商品和工艺品为主,例如丝绸、瓷器、铜器、铁器为主 。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喜好,我国工匠还会特意在制造瓷器时融入西方元素 。在当时一些欧洲人的绘画里,也经常有中国瓷器的踪影 。
海洋时代历史 东南卫视大海洋时代

文章插图
油画《诸神的宴会》里的瓷器


据此,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鲜活的画面,广阔无垠的海面上,万船来辏,有的扬帆起航,有的抛锚进港,当两艘认识船只插肩而过时,船上的水手可能还会热情地互打招呼 。南海1号也曾是其中一员 。
海洋时代历史 东南卫视大海洋时代

文章插图
古代的码头船舶


八百年前,南海1号在中国海岸上的某个港口满载了瓷器等精美商品,随后收锚扬帆,正当船上的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平淡无奇的日常远航时,意外却突然降临了 。尽管船上的大部分人都逃了出来,但是这艘船却带着无数的秘密与遗憾沉入了海底 。
二、南海1号的今生1987年年初,英国海洋打捞公司联系上了广州的救捞局,希望同中方合作打捞一艘沉没在下川岛海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名为“林斯堡”号的船只 。这片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出乎意料的是,“林斯堡”号没有找到,反而打捞出了一大批陶瓷器、铜器和金腰带,中方工作人员据此初步确认这片海域下面有一艘大概属于宋元时期的沉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