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敖包相会是指每年六七月份牧民祭拜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高处的标志性地理位置的意思,是自然环境下平坦的草原或者广阔的沙漠上隆起的部分,相会就是一对恋人在这个有标志性的地方约会的意思 。每年六七月份牧民祭拜敖包 。仪式结束后,他们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和其他娱乐活动 。女生和男生借此机会躲在草丛里 , 谈情说爱,所以有敖包相会一说 。

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敖包相会歌词《敖包相会》是一首经典老歌,一首表达青年男女向往美好爱情的老歌,很多人都听过、甚至会唱 。这首歌曲调优美 , 旋律动听 , 歌词情真意切,朗朗上口,很有味道,多年以来歌曲在中国流传广泛 , 经久不衰 。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著名的《敖包相会》,在歌词中却没有‘’敖包‘’两个字 , 有点意思吧 。
问题来了 , 敖包是什么?
其实“敖包”是蒙古语,可音译成“脑包”、“鄂博”,意思是木、石、土堆 。所以敖包其实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 。
过去,在内蒙古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敖包,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 , 偶尔有用树枝垒成的 。敖包一般位于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达数丈 。从远处看 , 真好像一座座尖塔,直抵苍穹 。每个敖包还多有自己的名字,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 。牧民出门远行 , 凡路过敖包 , 都会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 。
虽然现在内蒙古大草原里还能看见敖包 , 但随着内蒙古城市化进程和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游牧人数越来越少,现在敖包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了 。
按照有关史学专家的意见,敖包大抵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用来标明旗(县)、省界的界标;
第二种是为了镇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设置的;
第三种是作为安葬知名人士的纪念地,类似于纪念陵园,比如安葬苏木达日嘎(乡一级的长官)、扎萨克(旗长)、英雄、名人等,这种类型最多 。
第四种是作为道路的标记用的 。清人姚元之写过这样的话:“夷人每出必骑,骑必驰骋 。垒小石于山颠 , 谓之鄂博(即今所说“敖包”),以志远近 。”
总之,“敖包”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神灵在其位,世袭传诵,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 。佛教传入以后,把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为它增添了神秘色彩 , 使其进一步被神化 。
我小时候在内蒙古包头生活,因为居住在城市里,没去过周围的草原,也是听说过但没见过真正的敖包 。
长大工作后 , 去的地方多了,在很多地方见到了敖包,一个个经旗飘舞的石头堆,感受到的是一种神秘的意味,却无法体会歌曲《敖包相会》的意境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敖包已经成为一种蒙古族文化的象征 。我的家乡包头这几年旅游发展很好,城市建设漂亮,干净整洁,公园绿地很多,到了夏季 , 绿树成荫 , 绿草如茵,夏天包头非常凉爽,是避暑胜地 。
包头的城区里有一个著名的地方——赛汗塔拉公园,中国最大的城中草原 。这里是外地游客到包头必来的打卡地,也是我每次回家探亲时必去的地方 。
这个公园有各种蒙古包、有蒙古大营、有丘陵、有小溪、有草、有树、有花、有麋鹿、有绕行公园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经常能见到羊群、马群……当然草原上缺不了敖包 。
这里蒙古包很多,敖包只有一个,却很大 。
赛汗塔拉的敖包建在离公园大门不远处的一个山坡顶上 , 呈圆锥形,高约数丈 , 敖包圆锥顶插满了不知是红柳枝条还是榆树枝条,在山坡顶其形状有点烽火台 。
据说,筑建敖包时,一般要在其主体的底层里放置五金、五谷、五帛、五宝等实物,不知道这里放了没有,这个未经考证 。
在敖包上面插有很多根杆子,有时杆上还挂了旗帜 。敖包顶端,安放着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钢叉,玛尼杆与钢叉拉着彩条,彩条上挂满经旗,远远望去,直入云天的敖包经旗飘舞,显得十分神圣 。
敖包前有石制的贡桌,据说这里是举行各种活动仪式的地方,可惜我一次也没有见过 。
记得有年秋天回包头,有天下午我去赛汗塔拉公园散步,由于公园太大,走出来时 , 已经傍晚 。此时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让我体会到了草原的一种沧桑感 。这时天空上的月亮也隐隐的亮了起来 , 我远远看见了高坡上经旗飘舞的敖包,忽然体会到了歌曲《敖包相会》的意境 。
只是不知道,现在两情相悦的年轻人们,有谁在这个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如下:
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 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 , 互诉衷情 。
1952年 , 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 。
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看 。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 。
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敖包:
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 。
敖包,起源于蒙古高原 , 但并非蒙古高原独有 。凡是蒙古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地方,譬如新疆天山、内蒙古草原、青海草原和东北半农半牧区 , 处处可见敖包的踪迹 。作为与内蒙古毗邻的阜新,亦有许多敖包,而且阜新的敖包文化颇有特色 。
敖包相会里的敖包指的是什么敖包相会”里的“敖包”是指石头堆 。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标识 , 就像我们现在的路标一样 。在很多市县交界处,实际上还起了界标的作用 。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安康平安的象征 。
“敖包”在蒙古族地区随处可见,一般都是用石块垒成,也有用土堆起来的,有一个的 , 也有中间一个大的,左右各有六个小的,多筑在山顶或者高地之上 , 呈圆形 , 大的有数丈,顶端植有柳条,系有哈达和绸带等,远远就能望见 。
“敖包”在蒙古人心目中象征天与神,世袭传颂,源于草原游牧民族敬奉长生天的信仰,崇高至尊,在过去,都是以部落为单位,有部落首领带领,由部落中的萨满(巫师)主持仪式 。现在一般都要在农历五月举行祭敖包的活动 。
到了清朝,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盛行 , 自清朝起,以盟与旗为单位,每年都会有一次盛大的“祭敖包”大会,选择农历五月中旬,届时邀请寺庙中的喇嘛来诵经,祭祀大会因规模不同一到三天,周边的牧区如过节一样,穿着民族服装,男女老少都前往参加 。
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敖包的搭建方法:
【敖包相会的敖包是什么,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 。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 。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 。
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 。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 , 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
祭敖包,先举行赛马,然后摆上供物,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 。事毕,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敖包多设在草原的山头上,用石块或土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上面挂五颜六色的彩布或彩纸 。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 。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 。敖包多设于山丘之上,或水泉边,多数用石块堆成,一般呈圆形,顶端围有柳条圈 。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征山神,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 , 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