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 二 )


文章图片

这次edge X30提供了两个版本 , 一个是前置挖孔 , 一个是屏下隐藏摄像头 , 很可惜没能体验到屏下摄像头的几大好处 。 不过就挖孔版本而言 , edge X30也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 在发布会前的曝光中 , edge X30预告了将使用6000万像素的传感器作为前置镜头 , 本以为开孔会比较大 , 实际上它几乎是目前最小的孔径之一了 。
机身两侧的开孔很有意思 , 除了常规的按键之外 , moto edge X30加入了一颗一键触达按键 。 这是一个可以快速开启高平应用的按键 , 落地页面不仅可以是应用 , 甚至可以是应用中的二级页面或者小程序/小功能 。
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
文章图片

背面采用AG磨砂玻璃 , 边框两侧采用了弧面设计加强曲面 , 增强手机与手机的贴合感 , 握持手感更出色 。 机身因为塞入了5000mAh电池的缘故 , 厚度为8.49mm , 也算是为了续航做出的妥协 , 不过整体重量只有194g , 手感其实比较接近那些主打轻薄的手机 。
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
文章图片

颜色有秋桐影和琼台雪两种 , 听起来就是诗情画意的感觉 。 秋桐影从色彩上来说更偏向黑灰 , 不过因为经过了多道工序打磨 , 所以在有光线的地方会呈现出来绿色 。 整体效果偏向暗哑 , 手感异常细腻 。
背部还有一个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地方 。 智能手机的模组大都是突出的 , 只有极少部分会采用曲线来弱化这种感觉 。 moto edge X30应该是这里面最特殊的 , 它采用的是一个略带弧形坡度的摄像模组 , 两边几乎与机身平齐 , 中间位置拱起 , 从视觉效果上来看这个摄像模组几乎没有厚度 。 中间的那颗摄像头采用了双圆环包裹 , 看起来就非常有聚焦的视觉感受 。
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
文章图片

【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在“花里胡哨”的设计浪潮中 , moto edge X30的返璞归真竟让人有那么一些感动 。
骁龙8 Gen1是怎样的性能怪兽?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骁龙888的性能表现 。 我们在之前曾经做过一次横向对比 , 骁龙888与骁龙888 Plus的性能相差无几 , 根据调教的好坏安兔兔跑分一般在80-84万分之间 , 3D Mark Wild Life Stress Test的最佳得分一般在6200分左右 , 即便是这样都有人说安卓手机已经性能过剩了 。
但经常玩游戏的人应该知道 , 安卓旗舰的性能远远还没到达它的上限 。
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
文章图片

最新的骁龙8 Gen1采用最新的Armv9架构 , 八核CPU采用1+3+4的三丛集架构 , 其中最大的那颗核心是Cortex-X2 , 主频3.0GHz;性能核心Cortex-A710 , 主频2.5GHz , 能效核心改为了基于Cortex-A510的1.8GHz高效内核 。 GPU则是“淘汰”了用了好几代的6系列GPU , 改用了Adreno 730 , 性能相较于上代有大幅提升 。 更多的性能暂且不介绍 , 来看看对使用体验影响最大的CPU和GPU效果 。
CPU方面是可以预见的 , 无论是核心评率还是架构对比上代提升得都不够明显 , 单核与多核性能提升有限 。 从GeekBench 5.4.1的测试结果来看 , 单核1197分、多核3454分 , 对比上代1100单核+3300多核的成绩 , 有一定提升但效果不够明显 。
moto edge X30实测:首发骁龙8 Gen1能够展现全部性能?
文章图片

不过正如我们之前强调过很多次的一样 , 如今手机的性能瓶颈并不在CPU , 从日常各种高频应用来看 , GPU的渲染性能在游戏场景中有一定的短板 , 这也是骁龙8提升的重点 。 为了进一步在测试中贴近真实情况 , 使用3D Mark中的Wild Life Stress Test进行测试 , 最高循环得分9484 , 最低循环得分6844分 , 稳定性72.2%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