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百度百科( 二 )


《新修本草》云:“蒲公英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 。”《本草经疏》云:“蒲公英味甘平,其性无毒 。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 。”《本草新编》云:“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士,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 。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始可散邪辅正耳 。”据《积德堂方》记载:“此草属土,开黄花,味甘 。解食毒,散滞气,可入阳明、太阴经 。化热毒,消肿核,有奇功 。同忍冬藤煎汤,入少酒佐服,治乳痈,服罢欲睡,是其功也 。睡觉微汗,病即安矣” 。
事实上,自古以来,蒲公英在民间的应用就非常广泛,是治疗乳痈、疳疮、疔毒、肿痛的首选要药 。便秘可用鲜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适量;跌打损伤可用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鲜蒲公英花朵煎药,可以祛除色斑;常饮蒲公英茶能养肝解郁清火等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叶含大量叶黄素、维生素等;花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茛黄素等,全草入药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等三抗作用 。同时,还具有抗衰延年,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功效 。
如今蒲公英饮品广受消费者欢迎 。不过,蒲公英虽然药食兼宜,但在食用和药用时还是有禁忌的 。比如,日常吃蒲公英应选择其新鲜的嫩苗或嫩叶,采摘时要避开靠近马路或化工厂区域,防止污染;药用则以干燥的蒲公英全草为宜,同时皆不适合大量服用 。
【蒲公英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百度百科】此外,阴虚体寒、脾胃虚弱者也不宜食用蒲公英,否则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加重病情;蒲公英对部分人还易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瘙痒,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另外,蒲公英主治热症疾病以及感染,对于寒症引起的症状是不适合使用的,否则易导致出虚汗、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等现象,这些都需要注意 。(刘国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