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黄花苗、婆婆丁等,广泛生长于山坡草地、田间地头、路边河滩、庭园宅畔等处,现时各地均有人工栽培 。长期以来,蒲公英被我国民间誉为药食兼宜的“宝草”,备受推崇 。其既可以作为春夏时蔬入馔,做成各种清香爽口的时令美食,又能入药发挥医疗保健功效,是应用广泛的清热解毒之必备中草药,我国已将其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 。
春夏入馔清香爽口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
我国古籍医书对其草本特征都有详尽描述 。《唐本草》载蒲公英“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于菜部,谓:“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 。小科布地,四散而生 。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 。”《集解保升》曰:“蒲公英草生平泽田园中……花如单菊而大,四月、五月采之 。”《群芳谱诠释》云:“四时常有花,花罢成絮,絮中有子,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其:“嫩可为蔬,老则入药” 。
记得小时候,蒲公英在乡下是随处可见的,由于花茎寓含白汁,言其可以解渴,自己也常到田间路旁采食其花茎,觉得甘甜可口,亦吹散其花絮,看到宛如小伞般降落,觉得有趣而惬意 。后来才知此草不仅可以当菜吃,而且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 。
研究表明,蒲公英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保健价值之高在自然界十分罕见,是一种高维营养菜,生吃、炒食、煲汤、做馅均可 。
在农家的餐桌上,蒲公英通常是洗净下水焯过,苦味减少之后,用点蒜末、生抽、香醋、香油、盐拌了端上来的 。这时的蒲公英清香怡人,非常祛火,吃后顿觉清爽许多,若平日里阴虚火旺,在春夏季节不妨多吃些凉拌蒲公英 。将调了花椒面和鸡粉的鸡蛋面粉稀糊挂在蒲公英的叶子上,拎着到油锅里炸,出锅的样子就好像是蒲公英的活体雕塑,吃起来酥脆爽口 。
当然,所有的野菜都可以用来做馅儿,蒲公英也不例外 。做法是将嫩茎叶洗净水焯后,剁碎,加佐料调成馅包饺子或包子 。但焯过再剁碎的做法,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并不科学,因为含金量高的成分有可能都趁着细胞壁的破裂而丢失了 。只有最简单、最天然的食法才最能保留蒲公英的营养,那就是洗净沥干后,直接蘸酱吃,虽略有苦味,但更鲜美爽口 。
在春夏之交,早餐或晚餐进食一些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煮粥时加点蒲公英末,就是很好的养肝祛火食疗粥了 。如果中午用蒲公英清炒肉丝,再吃上一碗香米饭,那更是绝佳的配搭 。
清热解毒必备要药
蒲公英不仅是清香爽口的春夏时令佳蔬,而且是应用广泛的一味清热解毒之中草药,被称为中药材八大金刚之一,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 。《唐本草》《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 。
中医学认为,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入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为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具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 。可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乌须发,壮筋骨,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 。其实,早在我国元代《瑞竹堂经验方》对蒲公英的延年益寿作用就有介绍,李时珍引其方名“还少丹”云:“昔日越王曾遇异人得此方,极能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 。凡年未及八十者,服之须发返黑,齿落更生 。年少服之,至老不衰 。得遇此者,宿有仙缘,当珍重之,不可轻泄 。”
- 目前治便秘最好的药是什么 便秘吃什么药好有助于排便
- 电热水袋里面的液体是什么? 充电热水袋里面的液体是什么
- nst正常是什么意思 NST是什么意思
- 车上突然很多蚂蚁什么征兆 车内发现蚂蚁风水
- 神经鞘磷脂从哪里提取 神经鞘磷脂是什么
- 大便的地方出血了怎么回事 大便时出血是什么原因
- 古风水印制作教程 如何制作古风水印
- 喉炎的症状是什么 喉炎的早期症状表现
- 肝炎饮食该吃什么 肝炎吃什么好呢
- 感冒鼻塞流鼻涕怎么办最快最有效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