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安一码通恢复后变了模样?为什么故障后移动用户恢复最晚?专家解读

12月20日上班早高峰 , 西安“一码通”却无法打开 , 导致很多市民出门乘车、上班扫码等都遇到了困难 , 甚至核酸检测也无法进行 , “西安一码通崩溃”一时成为网上热搜 。 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华商报采访人员采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的杨超教授 。
官方:“一码通”使用频率加大 , 用户访问量激增
据12月20日下午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 , 近日“一码通”使用频率加大 , 对网络与平台造成较大压力 。 12月20日早7:40分左右 , 西安“一码通”用户访问量激增 , 每秒访问量达到以往峰值的10倍以上 , 造成网络拥塞 , 致使包括“一码通”在内的部分应用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
“一码通”后台监控第一时间报警 , 各24小时驻场通信、网络、政务云、安全和运维团队立即开展排查 , 平台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运行正常 , 判断问题出现在网络接口侧 。 经紧急协调资源并采取扩容、限流等应急措施 , 平台已逐步恢复使用 , 但因访问量仍很大 , 尚可能有部分卡顿现象 。
观察:恢复后 , 核酸检测结果有了专门查询入口
12月21日早上 , 很多市民发现 , 西安一码通恢复后的页面出现了一些变化 。
首先是有了专门的核酸检测结果查询入口 , 二维码页面和核酸检测结果页面分离 。
其次是二维码的外框没有了 , 疫苗注射信息在二维码页面相应也没了显示 , 但在核酸结果查询入口下的“西安一码通”主按钮点击进入后 , 可以看到页面上有“疫苗接种查询”按钮 , 点击即可查询 。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在此页面也可进入查询 。
从页面情况来看 , 把二维码之外的其他信息与二维码分离 , 显然更有助于分流 。
【为什么西安一码通恢复后变了模样?为什么故障后移动用户恢复最晚?专家解读】另外目前核酸查询结果只显示48小时核酸检测信息 , 其他日期核酸检测信息只显示最近结果甚至没有显示 。
21日上午 , 华商报采访人员联系了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 。 工作人员介绍 , 目前正在全力保障核酸检测 , 网络有限流 , 正常后会逐步放开 , 数据都在 。 此外 , 配合市上要求 , 现在只显示48小时的核酸检测结果 。
而据市民反映 , 21日下午在做核酸检测时 , 一度再次遭遇了系统崩溃的情况 。
专家:“一码通”要注意系统健壮性、带宽及网络安全问题
杨超教授表示 , 去年“一码通”也曾出过一次状况 , 几个小时无法使用 。 但这次是长时间、大范围不能扫码 , 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 即便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 , 也能看出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 , 可能是系统不够健壮 。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西安平常可能有1000多万人 , 同时扫码的可能有1/5 , 但现在因为疫情严重和疫情防控要求升级 , 同时扫的人可能增加到了1/3甚至1/2 , 压力就变大了 。 这就相当于过去超市没人去 , 现在超市里人满为患 , 以前的库存和服务当然就撑不了这种情况 。 所以在做系统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弹性或者叫可扩展性 , 以及时将其提升到位 。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所有的系统都不可能设计为100%的满负荷运行 , 因为不考虑平常实际使用情况的话 , 造成的浪费就会很多 。 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 , 怎么在突发状况的时候能迅速扩展?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
第二 , 软硬件系统负荷大了以后 , 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 不一定是系统本身计算能力不行 , 它可能能算过去 , 但网络带宽不够了 , 因为数据要做一个排队 , 但排队的缓冲区可能不够 。 也就是说 , 问题可能不仅仅和系统本身相关 , 还可能会和别的因素相关 。 这就好比咱们去银行取钱 , 银行有钱 , 但银行的门窄 , 10个人不能完全进去 , 有人就得排到外面去 , 外面却下着大雨 , 所以体验很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