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SaaS终于要起风了( 三 )


但现实情况却是 , HR SaaS服务商借助SMB客户的确实现了扩张但却并不赚钱 。 之所以能够快速扩张 , 主要源于中小企业群体基数大 , 决策流程短、需求简单 , 对标准化的HR SaaS系统容忍度高;而不赚钱的理由也同样很好理解 , 中小企业市场化竞争带来的压力传导可以通过“堆人”来解决(人口红利) , 相比“提效”而言中国中小企业更看重“降成本” , 因此在很多中小企业主看来 , 在软件系统上“花太多钱”是很“不明智” 。
于是 , 付费意愿低、金额小、个性化需求多 , 就成了这个群体的核心画像 , 也是HR SaaS厂商难以规模化盈利的核心源头 。
另一方面 , 大企业对管理效率有着实实在在的刚需 。 一来 , 相比中小企业更加看重“降本”来说 , 大企业最害怕的反倒是“大企业病” , 因而效率提升是其管理的核心关键;二来 , 大客户生命周期更长、账号数量更多、客单价也更高 , 这就决定了大企业的粘性更好 , 签约之后转换成本更高 。 因此 , HR SaaS厂商一旦与大企业签约 , 就可以通过持续续约和不断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 这也是大客户更赚钱的原因之所在 。
中国式HR SaaS下一站去向何方
当下来看 , 无论是不可逆的一体化趋势 , 还是商业模式依靠大客户的基本状况 , 都决定了中国HR SaaS将在接下来发生巨大的变化 。
首先 , 马太效应之下 , 资源进一步趋向头部龙头 。 除了显而易见的技术原因之外 , HR SaaS服务商自身的行业影响力也是大客户“买账”的关键 , 毕竟对于大客户而言 , 无论是服务的长期性还是较高的付费金额 , 都要求其合作企业必须具备相当的实力 , 这样才能保障双方合作的稳定性 , 这是中小企业无可比拟的 。
其次 , SaaS对企业业务形成的加成更被业界看重 。 根据IBM的调查数据显示 , 采用HR SaaS的企业有一般都希望借助HR SaaS来获得竞争优势 , 而不仅仅是希望获得降低成本的效果 。 因此 , 从客户角度来说 , 他们希望的HR SaaS不仅仅是系统级的升级 , 更重要的是服务层面的加成 , 所以如何构建更好的服务会是核心关键 。 对于那些既没有过硬技术、也无大量成功项目经验背书的厂商来说 , 其接下来面临的状况将不乐观 。
最后 , 随着HR SaaS进一步向PaaS层面延伸 , HR SaaS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 。 随着AI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HR SaaS厂商正在尝试通过将SaaS与AI、RPA等能力相结合 , 大幅度提升企业在简历筛选、岗位匹配以及请假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综合来看 , 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今天 , 以精益管理为代表的HR SaaS的未来值得期待 , 但能否抓住机会还要看企业 , 能否因时而变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