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2消息 12月21日 , “用数赋智助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暨数字新文创研讨会于北京、上海双会场联动举行 , 来自文博领域、非遗领域、高校以及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度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数字藏品的创造性转化等议题深入研讨 。
河北省博物院副院长赵志良认为 , “数字藏品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 , 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可能性边界的外移 , 是促进文化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活起来’的载体 。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也指出 , 今天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 必须是数字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 , 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构成 , 必须是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 。 今天的文化强国 , 必须是一个数智文化强国 。
文章图片
图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北京会场
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 , 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 , 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 , 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 数字藏品品类丰富 , 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 。
目前 , 蚂蚁、腾讯、百度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巨头均开展了相关业务 。 以蚂蚁集团为例 , 自发起“宝藏计划”以来 , 目前已有17家博物馆加入并陆续发行数字藏品 , 蚂蚁链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
“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 , 数字藏品把文物背后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 , 也是河北博物院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 走出了河北数字文创的第一步 。 ”赵志良在上述研讨会上说 。 当天 , 该院在蚂蚁鲸探正式发售其镇院之宝长信宫灯的3D数字藏品 。
河南博物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史自强在现场也展示了其文创数字化的成果 , 在今年国庆期间 , 与支付宝联合上线的支付宝地下室“一起考古吧”小程序 , 7天吸引了3000万人“在线考古” 。 他认为 , “豫博这些年一直在探索创新 , 本质就是用让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做文创 , 让古艺术与不同的时代特点融合 。 ”
与会专家指出 , 面对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大趋势 , 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 , 创新中国文化传播和发展方式 ,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 , 占领文化传播和发展制高点 , 为优质文化内容插上科技的翅膀 , 让优秀的文化内容传播得更快更广、产生更大影响 , 充分展现中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新型文创商品形态,既赋能传统文化,也迸发出新的商业化能量 。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保护、需要探索 , 更需要演绎和活化 。 我们希望蚂蚁链技术能够助力传统文化符号穿越时空 , 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 ”作为本次会议的技术支持方 , 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强调 , “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数字藏品的炒作行为 。 ”
【优秀文化内容如何传播更广?专家:必须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对NFT技术的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 “文化经济将是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主体 , 每条生产链、每种社会服务、每个物质产品都将体现出文化和符号的力量 , 本质上 , 我们要面对一个新命题——如何认定数字文化创意劳动的价值 , 而NFT等相关技术可以对数字原生内容带来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 , 很可是改变未来的蝴蝶 , 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它 , 我们要研究它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