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读心术真的很恐怖(读心术事实有多恐怖)( 二 )
桓范来到曹爽身边,给他详细剖析了当前的形势对曹爽有利,司马懿不堪一击。由于曹爽一有政治上的优势(天子就是最好的旌旗),二有后勤补给(桓范带来大印,可以调动天下粮草》。三有退守的凭证地(魏故都许昌)。以天子的名义下令天下勤王,应者云集。但新鲜的是曹爽想了一夜,最后竟决议投降。气得桓范痛骂他是曹真的不肖子孙。
曹爽为什么这么窝囊?由于他自己就是一个窝囊之人。身世皇室贵胄,从来没经由什么风雨。他能做到辅政大臣,着实是那时无人可用。唯一有点才气的曹宇,又不愿为国着力。刚最先的时刻,他对司马懿毕恭毕敬,把他当父亲看待。一是慑于司马的”鹰视狼顾”之威,二是司马懿已历三朝,有抗蜀破吴平辽东之功,在朝堂上的威望到达巅峰。三是司马家族本是望族,枝繁叶茂。若是能这样连续下去,是不会泛起什么变故的。但这时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来到了曹爽身边,他们只知谈玄论道,挑战是非。在他们的激昂下,曹爽蓦然以为自己是不世之才,要争不世之功。连天子的仪仗也用上了,狂妄不能一世。天下之人是敢怒不敢言。司马懿看准了他的虚有其表,才会冒险下手的。厥后的事实证实,司马懿的判断是对的。洛阳的新闻传到高平陵,没有人情绪激昂,高呼杀贼的。连少帝曹芳也没有示意气忿。
说到曹芳,也真是无语,八岁登位,至今也有十年,一个十八岁的天子,在这场政变中竟然无动于衷。他是傻子吗?曹爽有能力控制他吗?他若有半点脾性,下诏讨贼,司马懿必败无疑。曹爽事先瞒着他,厥后决议投降的时刻,曹爽已经把详细情形汇报了。曹芳除了赞成曹爽罢职以外,连叹息也没有一句。曹操的英雄之气到了他这里就随风消逝了。
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信服司马懿的读心术了。他不只读懂了郭太后和曹芳的心理,他还读透了曹爽的心理,而且预知了那时所有人的心理。唯一忽略的是大司农桓范,他没有想到桓范会死磕到底。虽是百密一疏,但没有影响大局。司马懿没有一兵一卒,而能瞬间争取所有的权力,他运用的就是心术。读透人心的政客有何等恐怖,看看高平陵之变就明了了。
“鹰视狼顾”的真正险诈之处是心术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