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技术范儿”是齐欧给人的第一印象 。
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见到过他3次 , 每次他的穿着都一丝不苟 , 发型如一 , 回答问题时彬彬有礼 , 喜欢用三四个角度多维回答 , 严谨到滴水不漏 。 讲到技术问题怕你听不懂 , 找来一张白纸画图给你看 。 即使创业后一肩挑技术 , 一肩挑销售 , 忙到满世界打转 , 他也依旧保持着自己铁人三项等户外运动的个人爱好 。
他身上有这一代移动机器人公司创业者的典型特质:有擅长的技术 , 有国际化的背景 , 还积攒了管理经验 。 2003年大学期间齐欧参加国家机器人大赛 , 获得冠军;工作后在当时最著名的外企大厂微软、SAP、甲骨文担任高管 , 一路晋级 , 30岁左右获得“全球Top100成就者” , 从外企跳出后创办灵动科技 , 成为了第四代移动机器人领军者 。
采访人员问他 , 在外企已经很成功了 , 为什么还要创业?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打通关了呀 。 当然 , 更大的原因 , 在于时机成熟了 。
灵动科技成立于2016年 , 那一年 , 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 , 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已经推出航拍一体机 , 百度李彦宏宣布要All in AI , 人工智能领域也出来一批名声璀璨的科学家:吴恩达、李飞飞、张亚勤……国家层面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至于齐欧自己 , 他完成了产品开发、销售和管理的原始积累 , 也保持着对机器人的热爱 , 是时候开始做自己的机器人了 。
今年 , 对于齐欧是忙碌与飞快的一年 。 不到一年时间 , 灵动科技融资两轮 , 移动机器人销量翻倍 , 在国外建立了办公室 , 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 齐欧很庆幸自己5年前的选择 , “现在回头看 , 风口期其实就只有短暂的两三年 , 如果2018年以后做 , 可能就没机会了 。 ”他觉得 , 自己是在正确的时间 , 做了正确的事 。
为什么不能是中国公司?
12月13日 , 坐在北京一间科技感十足的办公室里 , 齐欧仍对此前外企公司里的场景记忆犹新 。
“推开微软的大门 , 是中国面孔 , 推开SAP的门 , 也是中国面孔 , 推开甲骨文的门 , 还是中国面孔 。 ”那时他就想 , 中国员工这么能干 ,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一家做科技创新的大公司呢?
与国外大型依靠技术起家的公司 , 如微软、甲骨文等相比 , 中国公司之前似乎缺了些科创的基因 。 唯一可以技术领先并且服务全球客户 , 可以和世界巨头抗衡的 , 只有华为 。 再后来 , 大疆慢慢也做到了 , “中国肯定不止这两家企业 , 会有更多 , 我们想成为那更多里的之一 。 ”
因为个人兴趣 , 齐欧选择了移动机器人赛道 。 这与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 2003年 , 他大四 , 参加国家机器人大赛获得冠军 , 之后虽然没有从事这个行业 , 但也在持续关注 。 国外的机器人行业其实发展很早 , 70年代就已经有四大机器人家族 , 而移动机器人从一代磁条、二代二维码、三代激光机器人 , 都是国外领先 。 齐欧觉得 , 前三代移动机器人 , 其实更多是自动化的运行设备 , 本身并不智能 , 他想要做出真正智能的机器人 。
2016年 , 机会来临 。 那是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大爆发的一年 , 经过一整年的思考和观察后 , 齐欧决心做视觉导航自主移动机器人(以下简称视觉导航AMR) , 即第四代移动机器人 , 这一次 , 国内与国外技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这或许还可以是一个实现科技领先的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