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科技的名字是齐欧起的 , 寓意灵活运动 , 以和前三代移动机器人进行区分 。 他特意起的中文名字 , 因为不想再跟人解释oracle就是甲骨文 , SAP就是思爱普 。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5个人 , 初始代码是他一个人敲的 , 公司早期运作的钱 , 也是他自掏腰包 。 2017年1月 , 有机构看到了灵动科技 , 开始投资 。 今年12月13日 , 灵动科技完成C轮近2亿融资 , 历史累计总融资过亿美元 , 在同赛道中处于领先 。
4年前有了视觉导航AMR的雏形 , 2年前开始应用 , 今年实现了商业落地的规模化复制 , 短短5年时间 , 齐欧给灵动科技贴好了视觉导航AMR的标签 , 这种移动机器人 , 可以像无人车识别马路牙子一样 , 识别到工厂里的路和人 , 不再需要厂区提前铺设轨道或二维码 。
除了国内的京东、顺丰等客户外 , 齐欧已经把产品卖到国外 , 在日本和美国都设立了分公司 。 几乎每天 , 灵动科技都会收到来自日本、美国、欧洲或者南美的一些需求邮件 , 他们想买中国最新一代技术的移动机器人 。
这个行业每个月都有创新
最近 , 灵动科技与TCL公司的合作中 , 实现了一个机器人领域的全球创新 , 这让齐欧非常兴奋 。
TCL公司园区本身就有移动机器人 , 不过 , 他们之前使用的是一代磁条移动机器人 , 需要在已有轨道上行驶 , 灵动科技提供的 , 是第四代视觉移动机器人 。 两代不同版本移动机器人在同一个有轨道工厂里 , 很容易撞车 , 怎么办?
最终 , 灵动科技通过车路协同的方法完成了要求 。 TCL公司开玩笑说 , 他们不经意间 , 在现场实现了5G背景下 , 车路协同IoT和机器人的一个实际的自动驾驶协同方案 。
第四代移动机器人 , 和前三代相比 , 最大的不同在于 , 让移动机器人有“眼睛” , 会“思考” , 能“自我判断” , 它们不需要在既有轨道或二维码上行驶 , 而是可以自我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决定 。
“很难的 。 ”齐欧向采访人员感慨 。 早在2017年 , 灵动科技就已经有了视觉导航AMR雏形 , 两年前才实现商业化应用 , 直到今年终于实现大规模复制 。 这后面 , 一切都是从无到有 , 硬件、服务器、IDC都得自己搞 , 他打了个比方 , “比如今天如果有人想做一个SaaS软件 , 有直接可参考的PaaS、IaaS , 但回到2001年你能怎么办?”视觉移动机器人也是如此 , 一切都得自己来 。
创业之初 , 齐欧只是对机器人感兴趣 , 做了5年后 , 他发现 , 这一行 , 现在有非常大的红利 。 不仅是技术红利 , 自动驾驶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5G技术、IoT技术 , 一切都方兴未艾 。 更重要的是 , 整体工业在新基建背景下的大升级 , “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产生创新技术 , 这也是我们作为机器人行业从业者非常兴奋的一点 。 ”
时至2021年 , 机器人红利在商业上也已经体现 。 上轮融资到现在 , 9个月时间 , 灵动科技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 已在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大规模复制 。 覆盖了物流、3C、零售、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多个行业 , 通过其打造的全球领先移动机器人通用软件平台 , 可以实现一套软件系统 , 无代码更改 , 支持多个行业 。
机器人红利也与国内制造业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 有人曾问齐欧 , 为什么不像国外移动机器人公司一样 , 专注做某个细分行业 , 而是同时进军这么多行业?齐欧忍不住笑了:因为国外没有这么多制造业啊 。
“中国生产全球90%的手机 , 90%的笔记本 , 90%的小家电 , 我们汽车产量是美国的1.5倍 , 我们也已经开始生产飞机了 , 中国拥有所有的客户和产业链 , 如果你把公司开在澳洲 , 根本没有这些行业 , 所以他们只能聚焦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