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助老需跨越“接入、使用、知识”三道“数字鸿沟”

智慧助老需跨越“接入、使用、知识”三道“数字鸿沟”
文章图片

智慧助老需跨越“接入、使用、知识”三道“数字鸿沟”
文章图片

2021智慧助老趋势研讨会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南都研究员发布《2021智慧助老模式观察报告》 。
2021智慧助老趋势研讨会主题为“创新助老服务,乐享数字生活”,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指导,南方都市报主办,支付宝蓝马甲协办 。 在研讨会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联合发布《2021智慧助老模式观察报告》,获与会专家点赞 。 此外,来自高校、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学者对智慧助老创新服务与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
连接各方资源 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
“数字生活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老年人也毫不落后”“我现在迫切最想学手机P图,不想让别人把自己P得太年轻,因为皱纹代表我们的阅历”“别以为老年人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也探讨过元宇宙的生活场景”……研讨会开场表演中,桑秀珠、成德容、郭丽荣、唐艾艾四位时尚奶奶穿着旗袍款款走来,这个曾经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团队“时尚奶奶团”展示了她们的新潮数字生活:每天刷手机APP至少两三个小时,经常网购、社交聊天,希望学会修图、制作小视频等 。
不过,除了这些手机“重度使用者”外,全国还有1亿多老年人对于智能技术的运用存在困难 。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监事长张士文在致辞中表示,共同研讨数字化助老趋势,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非常有意义 。 南方都市报充分发挥智媒优势,连接各方优势资源,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充分展现南都的媒体责任与担当 。
南方都市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卫国在致辞中说,创新助老服务、乐享数字生活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与责任 。 南方都市报发起“老年人数字生活研究”课题,搭建对话桥梁,共建助老机制,推动价值共享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与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智慧助老模式观察报告》,正是南都智媒服务的有力见证 。
专家点赞南都报告 助老实践者分享体会
此次研讨会还邀请多位智慧助老实践者进行分享 。 蓝马甲项目发起人、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蓝马甲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马琳分享如何广泛组建蓝马甲志愿者以及讲师团,发起助老公益行动,通过社区讲座、驻点服务驿站、沉浸式防骗展、线下数字体验点等,解决老年人的数字生活难题 。 “教爸妈玩手机”公益小组负责人、“麦龄”小程序创始人岑倩分享团队怎样由一个7000人豆瓣小组发展到开发出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小程序,与志愿者共创完成2000多个手机教学教程 。
北京心语话剧团团长、执行导演刘文明今年开始做助老志愿者,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如何从智能手机小白到玩转互联网的助老志愿者 。 她说,越来越多专业团队进驻社区服务老年人,身边老哥哥、老姐姐们经常抱团学习,相互请教,最大优势是减轻年轻人负担,“虽然老年人年龄大,但心理不老,皱纹虽多,心态却好,谁说我们老,我们还要潇洒走一遭” 。
对于如何推行智慧助老服务,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提到,智慧助老需要从小处着眼,落到实处 。 在他看来,“数字鸿沟”有三个沟: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需要媒体、学术界、政府、企业界、社会公益一起努力,有责任把老年人带入数字社会,让老年人健康安全用网 。 他特别点赞南方都市报,作为很青春的媒体,主办此类助老研讨活动特别好,让养老、助老年轻化,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