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的淘金时代虽然结束,多数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丨林凡演讲( 二 )


少数人的淘金时代虽然结束,多数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丨林凡演讲
文章图片

第二 , 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芯片产业支撑了今年的就业增长 , 新能源汽车更是今年的机遇之王 。 下一个“BAT”或将在新经济领域产生 。
少数人的淘金时代虽然结束,多数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丨林凡演讲
文章图片

接下来 , 我们展望第二个未来——那就是技能中产的时代到来了 。
过去几年间 , “阶层固化”与“中产焦虑”是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 。 反映在脉脉平台上 , 35岁焦虑、年轻人一边躺平一边内卷 , 就是这两类话题的延展与投射 。
情绪的背后 , 本质上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 , 中国人均收入仍处于“金字塔型”结构 。
大家都知道 , 较为理想的社会形态是橄榄型:低收入和高收入占比较小、中等收入阶层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
而根据券商数据 , 截至2019年 , 中国国民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不到5000万 , 占总人口还不到3% 。
一方面是收入差距加剧了阶层撕裂、另一方面 , 是作为少数人群存在不安全感 , 加剧了中产人群的焦虑 。
第二 , 高增长时代结束带来的转型阵痛 。
70、80后中产人群 , 有的赶上了房地产增值 , 有的赶上了互联网高速增长 。
当红利消失后 , 大家开始对未来的收入预期、甚至对下一代的人生都不再那么乐观 。
同时 , 大厂日益成熟 , 组织逐渐固化 , 员工的年龄与技能焦虑在不断攀升 。
但“共同富裕”作为本年度影响最为深远的国策 , 确立了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路线方针 , 显然有助于消除掉当代社会这层焦虑的底色 。
少数人的淘金时代虽然结束,多数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丨林凡演讲
文章图片

首先 , 新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技能人才的规模、质量和收入的提升 。 人社部在今年6月推出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 , “十四五期间”将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 , 占就业比例的30% 。
除政策牵引外 , 产业升级与投资回报率也会驱动企业更重视人才培养 , 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委培、在职培训等方式来积累更多专业化、协作化、高技能的人才 。
其次 , 随着互联网和产业升级 , 对“专精特新”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 比如 , 大厂们在校招环节就抛出类似“天才少年”、“北斗计划”的顶级科技人才招聘计划 。 在脉脉平台上 , 有越来越多人吐槽被刚入职的新人职级“倒挂” 。 脉脉数据显示 , 数字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十大领域的人才在2021年最受追捧 。 而地方政府也结合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 , 推动多方力量共同培养人才 。 如陕西就围绕光子、航空等来建设高水平工种、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最后 , 随着5G、AI以及物联网的发展 , 越来越多新职业涌现 , 高技能人才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 , 会带来整个社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以上海市为例 , 新技能与新技术的融合催生出很多以前我们都没听过的新职业 , 比如AI训练师、工业机器系统运维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等 。
我们要展望未来的第三点是 , 持续成长 , 是对抗职场焦虑的首要选择 。 从顶层设计来看 , 十四五规划、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阶段等政策方针的确立 , 让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在向终身成长、全民学习的阶段迈进 。
脉脉作为以成就职业梦想为使命愿景、希望能够陪伴职场人群终身成长的平台 , 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职场人的职业教育、成长和选择 。 近期我们做了一个调研 , 选取了11项会影响职业成功的要素让大家进行投票选择 。 这项覆盖了近2000人的调研结果显示 , “持续学习”被所有人选为第一要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