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f13出招表手柄( 二 )

  • 游戏时的态度 。我个人把玩家在进行游戏时的心理态度也归纳在了“游戏策略”的部分,玩家可以选择放松甚至是懒散的态度去进行游戏,当然也可以选择“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些玩家的心态甚至可以从他们的坐姿上就看出来——懒散放松的玩家可能会靠在椅子上,而“严肃认真”的玩家则会坐直盯着屏幕 。
  • 下面就用一个《暗黑破坏神3》的例子来把上面的这些内容整合起来进行简单的说明 。
    • 玩家“李四”在第25赛季选择的首发角色是“武僧”(角色职业);
    • “李四”选择的练级方式是“找人带刷小秘境”,而不是自己单人慢慢“开荒”(操作方式);
    • “李四”后续根据角色已有的装备情况选择了基于“乌莲娜套装”的“七相爆裂流”(角色构建方式);
    • “李四”在大秘境85层左右刷装备的时候游戏态度较为放松,因此他吃到各种地板技能的频率较高;而到了110层之后“李四”的态度逐渐认真起来,因为在这个层数稍微走神就有可能导致死亡,所以他必须更注意走位,做好一些之前打低层时不做的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仅仅是“可选游戏策略”的部分,要让玩家真正感觉到自己对游戏具有“掌控力”,除了要呈现多样化的游戏策略供他们选择之外,同时还应该保证这些游戏策略能够实现相应的目标 。例如紧接着上面“李四”玩《暗黑破坏神3》的例子来说,当李四开始冲击140甚至是150层的大秘境时,他将不得不放弃“乌莲娜七相爆裂流”这个策略,因为该策略的强度并不足以应对那么高层级的难度;此外,在互联网普及程度如此高的当代,除了要让游戏策略客观上可以达成玩家目标,还要让玩家群体形成对这些策略信任的意见气候,关于这个部分将会在后面的文章里做更多讨论 。
    二、“挑战性”存在降低玩家“掌控力”的可能这里所说的“挑战性”跟游戏难度与玩家水平的匹配程度有关,无论PVP还是PVE游戏都是如此,衡量标准并不是游戏的所谓“绝对难度” 。
    先用《英雄联盟》作为PVP游戏的代表例子来进行说明 。无论是“大师”段位的玩家去黄铜组进行所谓的“炸鱼”,还是“黄铜”段位的玩家通过借号或者买号的方式“硬闯”大师段位的对局,其实都完全没有任何“挑战性”;但是“黄铜”水平的玩家打黄铜局,“大师”水平的玩家打大师局,这两种场景又都是给予了玩家“挑战性”的 。当置身于之前所说的那种“具有挑战性”的场景中时,玩家主观上的游戏目标基本会和制作组的预期相吻合(放在《英雄联盟》里就是“获得胜利”,“上分”),于是玩家大概率只会选择自己有一定熟练度的英雄来参与游戏,游戏的态度也会是“严肃认真” 。
    更进一步来说,在《英雄联盟》的“全球总决赛”上,选手选取英雄的空间将会被压缩到极致,他们需要考虑的至少有下面的这些因素:
    • 所选英雄与预期阵容的适配性(比如“嘉文四世”和“奥利安娜”的配合);
    • 英雄在当前版本的强度(具体英雄在当前版本的血量、双抗等数值);
    • 对位的克制关系(比如曾经有版本用“亚索”在对线期克制“纳尔”);
    • 选手自己对英雄的熟练度
    PVE游戏其实也是同理,在这里用老牌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为例子来进行具体说明 。在较低层数的“大秘境”活动里,实际上绝大多数职业都可以参与进去并且成功在限定时间内通关,可以理解为在挑战性较低的环境下玩家可以选择的策略种类较多;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所谓的“极限冲层”或者是“MDI竞速赛”的话,大家都能发现职业组合非常固定,即便是所谓“百花齐放”的《军团再临》7.3版本,“暗影牧师”和“增强萨满”也完全无法登场 。如果你是WOW系列的忠实玩家的话,或许还会注意到当版本到了《暗影国度》下的9.1.5,大秘境冲层队伍的选择空间就像是被“锁死”了一样——治疗必然是萨满或者圣骑士二选一,敏锐贼和冰法会固定占据两个输出者的名额;如果治疗选择的是萨满,那么他的盟约必然是“格里恩”,橙装必然是“格里恩盟约橙”,冰法、敏锐贼面对的也是类似状况,在极限冲层(或竞速比赛)队伍里这些职业的角色构建方式高度统一,很少会出现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当一个对游戏较为在意的玩家在打“自己的大秘境钥石”的时候,也会非常在意其他玩家的角色构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心中对“最优解”的预期,比如橙装做得是否合理,天赋有没有“正确”),即便这枚钥石的层数只有15层,客观来说挑战性并不高,但玩家主观上却对此十分重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