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如果世界不共享疫苗,病毒将共享世界( 二 )


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壮大过程中 , 资本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 众多来自资本界的大咖在大会上分享了合成生物学赛道的“投资热”盛况 。 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表示 , 从阶段上来看 , 投早、投小、投牛人 , 是高瓴关注的鲜明投资主体 。 从实验室到广袤的市场 , 要迈过创新的死亡谷 。 在这个价值链上 , 该如何发挥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张磊认为 , 首先 , 要尊重科学家 , 让科学家做C位 。 其次 , 要创建基础设施 。 目前合成生物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成功案例还不够多 , 没有形成共性 。 最后 , 在充分尊重科学家精神的同时 , 也要吸引更多的工程、信息技术人员加入 , 充分尊重企业家精神的绽放 。
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分享了经纬创投在科研创新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布局 。 他认为 ,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底层平台 , 在此基础上应该能诞生各个细分领域一系列颠覆性的公司 。 经纬创投在合成生物领域仍在持续布局 , 加速投资节奏 , 希望找到全球范围内科研能力顶尖、工程能力一流的团队 。
峰瑞资本合伙人马睿在接受南都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峰瑞资本在2017年入局 , 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投资者 , 投资了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热门企业 。 从去年开始 , 合成生物行业赛道越来越热 , 投资和创业都处于增量市场的阶段 。 马睿认为 , 合成生物产业将加速发展 , 投资该领域可以先看清赛道 , 做相关研究 , 明确方向与价值 , 再做技术判断 , 分析产业化和商业落地程度 , 以及综合考虑团队的能力 。
华安证券首席分析师刘万鹏向南都采访人员分析了合成生物这一尚处“黎明期”的产业为何迎来“投资热” 。 他表示 , 今年合成生物领域投资热度高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今年有许多相关公司上市 。 实际上 , 今年合成生物学没有技术上的突破 , 并不是技术层面的激励 , 二级市场公司的上市间接证明了合成生物学产业进入了成长期 , “我认为只要持续关注二级市场公司的情况 , 就能大概判断一级市场的投资热度能不能长期维持住 。 如果二级市场能够保持流畅的上市节奏和高估值 , 一级市场的热度就能维持住 。 ”
高端圆桌对话
赛道尚处黎明期 亟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高福:如果世界不共享疫苗,病毒将共享世界
文章图片

在高端圆桌对话环节 , 学术界、产业界、资本界嘉宾代表围绕“如何打造高端工程生物产业集群”畅所欲言 。 目前 , 国际上有通过多要素联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丰富经验 , 对中国来说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在中国做这件事 , 会碰到哪些难点?目前的瓶颈在哪里?论坛主持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首先抛出了问题 。
随后 , 学术代表畅所欲言 。 其中 , 樊建平表示 , 生命科学的产业化时代已经到来了 , 非常像90年代的PC以及2000年的互联网 , 所以先进院进行了大量布局 , 从医药到脑科学研究 , 到生命健康仪器 , 再到合成生物学 。 关于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差异 , 他认为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 , 升级换代很快 , 而合成生物产业链很短 , 升级换代很慢 , 要依靠组团 , 优势互补 , 把这些产业的要素融合在一起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钦宏则针对合成生物产业集群的打造发表了观点 。 他表示 , 到目前为止 , 合成生物学发展的源头技术供给仍然非常欠缺 , 导致未来在打造高端产业时面临很大的挑战 。 他建议 , 如要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 还是要进一步梳理体系 , 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 , 甚至反哺 , 要持续资助基础科学研究 , 打通该循环和生态体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