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的基本知识 中医保健按摩师( 二 )


跟中医相关的保健服务人员(GBM 41004)是指从事保健按摩、足疗等保健服务工作的人员 , 本小类包括保健调理师(GBM 4100401)、保健按摩师(GBM 4100402)和芳香保健师(GBM 4100401)等 。其中保健调理师是指运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知识 , 使用刮具、罐具、灸具、砭具等器具和相关介质 , 在顾客体表特定部位进行刮痧、拔罐、灸术、砭术等保健调理操作的人员 。本职业包含但不限于保健刮痧师、保健拔罐师、保健艾灸师和保健砭术师 。
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 , 公布了140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分为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 。由于中医学的医疗和保健关系到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 , 属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均需要通过国家或医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考试 , 合格者持证上岗 , 突出专业性和技术性 。保健调理师也是目录内的技能人员范畴 , 从业也需要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考核 , 以便提升保健水平 , 确保民众健康 。
可见 , 中医学的医疗和保健职业 , 均在国家规定的职业目录之中 , 其从业者必须实行准入许可和考核认定 。只有保健按摩师和芳香保健师属于目录之外 , 可以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 , 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 , 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 。
严格遵守医疗和保健的技术准入
2018年11月开始施行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 , 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指将经过临床研究论证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 , 用以诊断或者治疗疾病的过程 。
2014年发布的《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对中医诊疗活动进行了规定 , 强调以疾病诊断和治疗为目的 ,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检查 , 使用药物、技术、器械及手术等方法 , 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 。
同时规定 , 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不得开具药品处方;不得宣传治疗作用;不得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的中药饮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规定禁用的中药饮片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 , 应当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涉嫌犯罪的 ,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
可见 , 医疗机构和中医专业技术人员 , 均可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中医学的医疗和保健技术;但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 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 即便是中医专业技术人员 , 也不可以在非医疗机构使用上述技术和药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