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的基本知识 中医保健按摩师( 三 )


医疗和保健的服务对象和场所不同
我国的医学服务管理模式是交叉和多元的 , 既要管理机构 , 又要管理人员;既要管理技术 , 又要管理药品 。
保健医学的服务特点主要体现在面对全社会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健康要素、全服务流程4个方面 , 即所谓“四全服务”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 , 是面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的集“中医药诊疗、理疗康复、食疗、药疗、自然生态疗、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与心理疏导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
因此 , 中医保健者服务较多的是有健康调理需求的人 , 而且保健具有商品属性 , 可称为“宾客、顾客” , 而中医医疗的服务对象为患者 , 即“病人” 。
医疗以医疗机构场所为主 , 适应的范围为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疗机构 , 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院、卫生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 , 此外 , 还有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 , 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 。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 , 主要是中医馆、国医堂等 。
中医保健的目的则是已经诊断明确的、大多为慢性疾病引起的症状与不适 , 或者针对被保健者的体质采用中医保健技术进行调理 。
医疗和保健技术使用和效果评价有区别
医疗技术 ,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 , 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一、二类医疗技术 , 以及高风险 , 安全性、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 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三类医疗技术 。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主要有针刺类、灸疗类、刮痧、拔罐、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以及药线、割治等其他类十大类技术 。
中医保健技术 , 主要包括刮痧、拔罐、灸法、按摩、温熨等非侵入性、非创伤性、危险性低的技术方法 。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非医疗机构开展“火疗”项目的复函》 , 其中明确规定 ,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禁止使用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 如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医灌洗肠等技术 。
中医医疗由医务人员采用全方位的医疗措施 , 贯穿于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的全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医疗质量应该包括6个方面:有效性、效率、可及性、适宜性、公平性、安全性 。其中有效性最为重要 , 即“疗效” , 可采用疗效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评价 , 如经常采用的治愈、好转、无效等 。医疗干预具有明确的“疗程” , 即针对病情经用药多长时间后达到何种程度 , 然后再决定新的治疗方案 , 称为一个疗程 。
保健评价建议多用“效果”或舒适程度 , 即被保健者的自我主观感觉 , 症状的缓解、舒服 , 即得到期望和满意的效果 。保健建议采用“阶段”进行干预时程的描述 。中医保健是由从业者采用部分安全的非药物非介入非创伤方法进行某症状、不适的改善 。
总之 , 医疗和保健是中医的两大服务体系 , 中医“医疗”与“保健”在服务过程中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 , 根据中医“医疗”与“保健”在国家职业属性分类、技术准入、术语规范和内涵、服务对象、服务场所、使用技术、适应范围、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异同 , 对其进行鉴别 , 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医疗和保健服务水平 。(杨金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