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1、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
2、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 。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 , 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 。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 , 范围逐渐扩大再缩?。荒霞浇嘉?个月的极昼 , 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
秋分的节气特点是什么每年公历的9月22日 , 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 。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 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一般北半球九、十、十一月是秋季 , 南半球是春季 。对于中国所在半球,即北半球而言 , 南半球正与此相反 。即南半球9月23日前后是春分日 , 3月23日前后是秋分日 。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二十四节有分工,提醒人们种麦忙 ,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秋分“三候”的具体意思如下:
雷始收声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 , 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
蛰虫培户
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 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
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秋分节气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气血盛而发音,秋分后阴气刚开始充沛 , 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在我国《礼记》中有记载 , 意思是小虫为了躲避凉气入侵,会把自己藏进洞穴里,并用细土封住洞口 。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降雨减少 , 湖水与江河中的水流量越来越少,一些沼泽地及水坑处干涸 。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 , 秋季第四个节气 。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 ,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 , 气温逐日下降 。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
秋分的三候是什么意思秋分中的三候指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分别指古人认为雷声消失是代表阴盛阳衰、天气转冷的变化规律 。蛰虫坯户是指气温转变后 , 很多虫子就开始准备冬眠回到土壤里 。水始涸指天气转冷,降雨变少,因此河流也开始变得干涸起来 。
秋分的三候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雷始收声的意思是,从我们的古人开始 , 那时候的人们认为雷声是由于阳气旺盛才会出现,但是从秋分过后阴气就开始旺盛,所以就不会再有雷声了 。所以,有了雷声就证明暑期的结束,秋寒的开始,标志着温度也会越来越冷 。
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在春季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时候出来活动的小虫子 , 经过两季后,由于天气变冷的原因,它们到了秋分就会慢慢地回到土壤里,用土将洞口封起来抵御寒冷,开始为它们过冬做准备 。
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等到了秋天 , 降雨量开始大幅度降低 。因为天气干燥 , 而降雨量又时常达不到平常标准,所以,水汽蒸发的越来越快,湖泊和河流的水分也在减少 , 而其他的沼泽及水洼只能处于干涸之中 。
【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秋分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