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珠江作为我国的三大河流之一,横跨几个省,是两广地区的主要水域。珠江流域里鱼种丰富,鱼类众多,垂钓时经常有意外的惊喜,所以每天都吸引了很多钓鱼人在江边垂钓。



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文章插图

在珠江里钓鱼,最喜欢的钓的鱼种就是南方的土鲮。不过土鲮的生存空间受到外来物种挤压,变得越来越小了。话说回来,在珠江里钓鱼确实惊喜连连,除了各种大鱼外,还可以解锁各种新鱼种,毕竟珠江是外来入侵鱼类最多的河流,没有之一。
近日,东莞的一位钓友,晚在珠江东莞段夜钓时,钓起一条从未见过的“罕见怪鱼”。它很像带胡须的鲶鱼,但全身布满奇特的“虎皮”,而且个头不小。由于是第一次钓到,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很多人认为它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经济价值极高。


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文章插图

钓鱼人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很多鱼类都是保护动物,钓到不认识的“怪鱼”都会放生,怕惹上麻烦。“长得怪,判得怪;长得丑,判得久”,这是钓鱼人的口头禅。像这位钓友钓到的、自带纹身的“社会鱼”,满身虎纹,以为是保护鱼类。其实,它不是什么保护鱼类,而是外来物种,真名叫虎斑鸭嘴鲨。
了解虎斑鸭嘴鲨
虎斑鸭嘴鲨别名铲鼻虎鲶,学名虎鲶,又名鸭嘴鼠鱼,属于辐鳍鱼纲鲶形目油鲶科长须鲶科的一种鱼类。属于暖水性的鱼类,它的原产地为亚马逊河流域。鲶科鱼类多具有夜行性,且多为肉食性鱼类。



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文章插图

虎斑鸭嘴鲨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它是在2012年引入国内,在野外水域里第一发现它的踪影并不是这次珠江里发现的,是在2017年就有人在野外水域钓获过它。可见从引入到野外水域出现,不过是短短5年时间不到,证明乱放生的现象非常严重。
虎斑鸭嘴鲨的外型为身体细长,嘴扁平,像鸭嘴一样,故而得名。体色青白,有1条黑色宽大的条纹从头贯穿到尾,又有黑白鸭嘴的别称。鸭嘴鲨有3对胡须,很长,都伸向前方,几乎有身体的一半长。它的生长最适水温22-28℃。



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文章插图

虎斑鸭嘴鲨喜欢微暗的环境,多居于岩洞,夜间外出觅食,肉食性,食量大,以小鱼,肉块为食,生长迅速。
虎斑鸭嘴鲨具有群居性,属于群龙有首,有带头大哥,但喜抢食,抢食时会乱成一锅粥。鸭嘴鲨适应性极强,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存能力,在极恶劣的环境也可以生存,往往会成为一些“劫后余生”的鱼。



珠江钓起“罕见怪鱼”,全身布满“虎皮”,可能是国家保护鱼类?

文章插图

虎斑鸭嘴鲨真值5000元?
文中也说了,它不是第一次被发现。2017年8月26日,黑龙江抚远,有一位渔民在乌苏里江捕鱼时,打捞上一条怪鱼:全身带有虎斑,又有鸭嘴的鱼。由于没见过这种鱼,于是上报,经过相关专家的鉴定,它是虎皮鸭嘴鲶鱼,是一条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的鱼。
东莞的钓友把钓到虎斑鸭嘴鲨拿回家,在自家的鱼池里养着。由于此鱼1米多长,全身布满“虎皮”状斑纹,外形极为奇特,没人认识,引起围观,其中一位兄弟出价5000元想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