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山地城市 , 布局的车路协同测试场景也有山地特色 , 覆盖隧道、急弯、陡坡等 , 还形成了西部地区应用场景最丰富、测试车辆规模最大的基地——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与示范运营基地等 。 ”石晓辉说 , 近些年不少自动驾驶车企来重庆测试、参加挑战赛等 , 收获了不少经验 。 ”
短板
智能网联汽车规模不大、智慧道路建设较慢、示范运营线路少
不过 , 多位专家指出 , 重庆车路协同发展加快布局背后 , 有3个短板不容忽视 。
首先 , “重庆造”智能网联汽车规模不大 。 “车路协同发展 , 首先要有科技含量高的车 。 ”石晓辉说 , 由于研发创新不足 , 重庆在“聪明的车”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重庆日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的L3级自动驾驶已达到国内自主品牌智能化研发和产业化领先水平;金康赛力斯与华为合力打造高端智慧汽车品牌 , 已具备与世界顶级高端电动品牌竞争的实力 。 但是 , “重庆造”智能网联汽车整体规模不大 , 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重庆汽车总产量为158万辆 , 智能网联汽车产量为24万辆 , 占比仅为15.2% 。
其次 , 重庆智慧道路建设较慢 。 “特别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 , 没有大力推进 , 影响了车路协同发展进展 。 ”石晓辉说 。
在业界看来 , 相比城市道路 , 高速公路因为人流少 , 有利于智能网联汽车乃至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和示范运营 。
石晓辉考察发现 , 很多城市都将高速公路作为车路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 前不久 , 作为广西首个智慧高速建设示范项目 , 南宁沙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该路通过布设26处通信4G/5G基站、6处北斗高精度地图基站以及相关路测设备等 , 实现重点路段全天候、多方位的状态感知 , 可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测试平台 。
一位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显示 , 作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 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2019年就部署1条省级公路、1条高速公路、5座主城区高架桥的400个交叉路口路侧管控及通信设施 , 覆盖260平方公里 。 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更是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 计划完成1000个交叉路口路侧管控及通信设施 , 覆盖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 。 再如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 , 仅在北京就建设了44条合计123公里开放测试道路 。
【重庆:怎样让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更“默契”】“重庆‘智慧的路’建得少 , 自然示范运营线路的规模就小 。 ”招商车研智能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新海说 , 这是重庆车路协同发展的又一短板 。
应对
加快建设智能感知设施、打造车路协同平台、强化场景应用等
面对种种滞后困境 , 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 , 重庆要抢抓“双智”试点机遇 , 加快建设智能感知设施、打造车路协同平台、强化场景应用 , 巩固“汽车之城”地位 。
“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 重庆要选择好车路协同典型场景 , 扩大示范运营规模 。 ”石晓辉说 , 只有不断测试运营 , 才能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落地 , 并形成商业闭环 。
业内人士廖强指出 , 不同类型的智能网联汽车需要细分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去落地 , 比如景区或园区的无人巴士、港口码头的无人作业等 , 通过特定场景的探索 , 整体提升车路协同发展水平 。
重庆还要加快建设智能感知设施 。 “通俗一点说 , 就是要汇集一切有利于车辆安全、高效运行的数据信息 , 如有的来自智能井盖 , 有的来自智能公交站 , 还有的来自桥梁隧道 , 会跨交通、市政、城管等多个部门 。 ”陈新海认为 , 目前 , 有些感知设施是智能的 , 直接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通道即可 , 而有些地方没有智能感知设施的 , 要加紧建设 , 并统一建设标准 , 便于精准识别和感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