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钓鱼之“六要”!助你寒冬连杆上大鲫
一、天时要稳
冬天钓鲫鱼,鱼获的多寡与天气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天时好呢?个人认为,要排除气温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的天时,而选择气温相对比较稳定的天气出钓,效果较好。有人说冬天钓鲫应选择晴天,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有片面性。

文章插图
在冬天,晴天和霜天(十霜九晴)的前夜气温特低,人有冻手冻脚的感受。第二天,气温缓慢上升,水体表面在日照的作用下,温度也在上升,但持续时间短暂,随着阳光的消失,水体表面温度也很快下降,鲫鱼对此种气温,水温的较大波动,一时间很难适应,在水体中“无所适从”,较为难钓,这就是冬天的大晴天,气温看似上升,人感觉暖和,而鲫鱼却难钓的原因。而阴天,气温和水温相对比较稳定,几乎没有什么波动,也没有太大的温差。这种天气持续时,鱼已经比较适应,稳定在水体中的一定泳层(大多在底层)活动,比较好钓。小雨天、下雪天和寒潮到来前夕,气压稳中走高,云层释放热量,给人以暖和舒适之感,水体各层温度也无波动,有利于鲫鱼的活动和觅食,也是钓鲫的好天时。总之冬钓鲫鱼,选择温度稳定的天时出钓,是非常要紧的。
二、钓点要深
气温影响水温,水温又由于水体的深浅不同,其受气温的影响也不同,从而造成水体不同温度的层次,即水体表面受气温的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水体表面温度较水体中层为低,中层温度又较下层为低,而下层水温整体上高于中上层,所以在冬天,鲫鱼大多深藏在水底活动。据此,冬天钓鲫的钓点应当选择在深水处,可以肯定是正确的了。一般而言,钓2.5米~4米的深度比较适中,水太深了,水温也许更为暖和些,但水体对鱼儿增大的压力又会让鱼儿受不了,从而“望而却步”,不敢深潜。所以,钓深也有个度,不是越深越好,在水的深浅差不多的平底塘,可以通过试竿,以在浅中找深、平坦中找沟的方法确定钓点,哪怕是稍微深一点,往往也会产生奇效。在平底塘的崖坎下、草丛边等处也可选作钓点,因为这些地方大多是鲫鱼的的藏身之处。
三、钓具要轻
冬天钓鲫对钓具的要求是轻便,出钓时,手竿不必携带太多,有两支4.5米至6.3米的轻型长竿就是可以应变的,竿多了反而碍事,不仅影响动作,而且增加了负荷,短竿因不利于钓深而几乎派不上用场,轻型长竿既利于钓深,又利于走钓。两竿一支“守”钓,固守一个窝点,另一支轮流“走“钓,轻型长竿操作轻灵方便,“走”钓时不易疲劳。

文章插图
四、调钓要钝【冬天钓鱼之“六要”!助你寒冬连杆上大鲫】冬天鲫鱼活动量小,行动缓慢,摄食动作很轻,因此与轻竿相匹配,钓组亦应采取轻坠、细线、小钩和小漂的组合肯定是理想的。但是在钓组的调钓上,应走钝的路子。即:调钓得钝一点,以便适应鲫鱼摄食的小动作、行动缓慢的特性,着眼减少鱼吞食钩饵障碍,使鲫鱼能够从容吸食钩饵到位,避免鱼儿“浅尝辄止”。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调钓到钩饵卧底、子线弯曲状态,此时钓目大于调目,比较迟钝,钓迟钝是冬钓鲫鱼的最佳选择。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水底淤泥深厚细茸,水底枯草杂陈,石头等障碍较多等,则应调钓成钩饵轻触底,或钩饵离底钓等。
五、布窝要多
冬钓鲫,窝点上一般应选5个左右,然后撒饵做窝诱鱼,并等待1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布得太少,所布的窝点无鱼可钓时,还得重新布窝,新窝发窝又得等候一段时间,既耽误时间,也很难有收效。窝点一次多布几个,可供走钓时轮钓。选择机会多,有利找到有鱼窝点,其发窝时间大体一致,哪个窝点有鱼,哪个窝点无鱼,钓一下便知,无鱼者,立即挪窝,有鱼者,一钓到底。在冬天有鱼的窝点,一般都在10尾左右,多者可达15尾左右,而且一个窝点的鱼,个头差不多大,窝点较深的鱼,比水浅的窝点的鱼,个头要大一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