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

各位老铁 , 大家好 , 我是钱研君 。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今天 , 承接上周分享的折叠屏手机产业链(详见《5年复合增速超90% , 这个产业链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 , 继续聊聊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铰链和UTG保护盖板 。
铰链:难度高 , 价值量高
折叠屏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层 , 依次为屏幕保护层、可弯曲柔性屏幕、软胶支撑片、转轴 , 其中转轴部分的铰链 , 结构复杂 , 难度较高 , 一方面要做到纤薄平整 , 另一方面又要把折叠屏相关的连接、走线、散热等100多个元件完好地设计进去 , 此外还要考虑可靠性、用户握持感等因素 。
铰链由上百种精密元器件组成 , 设计方案百花齐放 , 根据不同的设计方式 , 成本在10美金~40美金之间 。 按照产业链的视角 , 铰链可分为三个环节:液态金属、MIM加工和集成组装 。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
文章图片

下面分别来看:
1、锆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成型性 , 是折叠屏铰链的优质材料 。 锆基液态金属随着温度的升高 , 黏滞度会逐渐降低 , 在较高温时具有可塑性 , 因此在使用模具进行成型时 , 易于控制成型方式 。
2、MIM(金属注射成型)加工是铰链零部件制造的核心工艺 , 具备一定的经验壁垒 。 MIM工艺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 , 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 。 该工艺技术适合大批量生产小型、精密、三维形状复杂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属零部件的制造 , 尤其是在折叠屏铰链的零件中得以广泛应用 。
MIM行业存在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壁垒 , 根据不同折叠形态(U型、水滴型) , MIM零件的成本约在几十元到百元范围 。
3、铰链集成组装目前主要由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厂商提供解决方案 。 OPPO Find X的铰链价格超过100美金 , 由安费诺提供解决方案 。 三星自从2019年推出折叠机以来 , KH Vatec一直是三星的铰链供应商 , S-Connect于2020年进入供应链 , AU Flex和Fine Technix也可能进入三星铰链供应链 。 华为折叠屏手机的组装集成则是由我国台湾地区的厂商奇鋐和兆利完成 。
组装集成环节价值量较高 , 更涉及较多专利壁垒 , 国内厂商正在逐渐从零件加工向组装环节切入 。
UTG玻璃逐步替代CPI
2019年 , 三星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先后发布 , 均采用CPI(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盖板 。 CPI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延展性 , 量产技术成熟 , 性能比较稳定 , 价格相对具备优势 , 因此在初代折叠屏机型上 , 各家都选择这一材料作为屏幕盖板 。
但CPI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 耐磨性差 , 质感较低 。 2020年三星发布了第二代折叠手机Galaxy Z flip , 最重要技术升级就是采用了UTG玻璃 。 UTG玻璃可以将玻璃做到非常薄 , 可折叠、硬度高、耐刮花 , 也成为了折叠屏手机盖板的主流材料 。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
文章图片

UTG产业链主要分为UTG玻璃材料的制造和减薄两个环节 , 下面分别来看:
1、玻璃制造方面:肖特技术最为领先 , 国内厂商尚有技术差距 。 目前肖特是全球唯一已成功量产50微米以下超薄玻璃厂商 。 三星从肖特独家采购UTG母玻璃 , 再通过DowooInsys将玻璃进行减薄与强化 , 后续或将引入康宁作为第二家UTG供应商 。
国内厂商在玻璃原材料端技术实力还有距离 , 国内凯盛科技UTG生产链包含“高强原片-极薄减薄-高精度后加工”的全流程 , 其中高强原片是采用国内企业中建材(蚌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薄盖板玻璃 。 国内玻璃原片厂直接拉出100微米以下的超薄玻璃还较为困难 , 主要是通过化学减薄的过程实现超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