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少些,再少些(美丽中国)( 二 )
“海南省最近出台了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 明确从明年10月1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小刚表示 , 海南省通过一系列的行动 ,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 明确到2020年底前 ,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 。 到2025年底前 , 建立并完善回收治理体系 , 引导农民使用一次性全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 , 快递企业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
刘建国说 , 现在是以分类促固废减量的思路 , 在垃圾源头把最有用、最有害、最有干扰的都分拣出来 , 让它们各得其所、各尽其用 。 “需要进一步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 把它纳入到规范管理当中来 , 把好氧、厌氧等生物处理短板补上 , 还要高度关注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整个垃圾处理系统当中的核心作用” 。
促进公众参与 , 增强环保意识
三亚市副市长周燕华介绍 , 建设“无废城市” , 三亚的经验在于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固体废物多元共治格局 。
每隔一天 , 都会有一批公众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 。 隔着玻璃 , 参观者看到脚下几十米深的垃圾储藏仓 , 往往感到震惊 。 “巨坑”中 , 垃圾堆积如山 , 工作人员在用巨大的机械抓手 , 将垃圾抓取分堆 , 送入焚烧炉中 。 “三亚市一个星期的垃圾就能塞满这个巨坑 。 让公众看到这些 , 有助于增强环保意识 。 ”范高文说 。
今年5月以来 , 三亚蜈支洲岛落实“无废岛域”的属地责任 ,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近岸滩涂和海域垃圾清理、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 , 形成“无废岛屿”的管控模式和标准要求 。
废弃摩托艇改装的垃圾桶 , 旧渔船上开商铺……在蜈支洲岛 , 处处都有废物巧妙利用的创意 。
据了解 , 蜈支洲岛景区日产生活垃圾约10—12吨 , 由景区绿化部安排专人负责垃圾分类 。 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7点 , 有专人分片区对景区垃圾桶内垃圾进行流动收集 , 并运到岛上垃圾处理厂指定的区域 , 由垃圾分拣员进行分类处理 。 (采访人员 黄晓慧)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4日 13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