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 年轻不惧挫折 “拼”是不变主题( 二 )
这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年轻人 , 已经是回国创业后第二次参加中法文化论坛 , 相较于第一次在西安时的略显生涩 , 如今 , 他对于“中国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已然驾轻就熟 。 凭借自己多年在芬兰、荷兰学习和工作的经验 , 他更清楚如何用欧洲人习惯和容易接受的方式 , 向他们介绍来自古老东方的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
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将于明年在苏州举办 , 因此 , 今年的中法文化论坛专门安排了“苏州日”活动 。 姑苏情调与法式浪漫相遇 , 涵盖苏扇、苏绣、缂丝、玉雕、明式家具、苏派雕漆和核雕等七大类展品 , 立足于“衣食住行” , 全方位地展现了“东方威尼斯”的苏式生活方式 。
盛骁涛负责的正是其中苏派雕漆部分的展示 。 2019年 , 他对于如何讲述每一件漆器背后的中国故事 , 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 他仍记得 , 自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艺术博物馆和德国明斯特漆艺博物馆里与漆器结下的缘分 , 那时他还在学习媒体专业 , 他说自己被漆器“折服” , 回国后就决定“改行” , 拜师学习雕漆 , 严格遵循古法制漆、髹漆技艺 , 旨在恢复原汁原味的苏式雕漆 。
2019这一年里 , 他始终在琢磨如何能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同时 , 让大众看到更多彰显创新理念的雕漆作品 。 对一项非遗手艺来说 , 除了传承 ,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也很重要 。 盛骁涛说 , 像他这样的青年手艺人 , 理应在对内对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让年轻人忘不了中国非遗工艺 , 让外国人喜欢上中国非遗工艺 。
沈冰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