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加黄苓的功效与作用,用什么泡水喝可以增强性功能大长

用什么泡水喝可以增强性功能大长用什么泡水喝可以抗衰老
用什么泡水喝可以抗衰老,美丽是有客观标准的,爱美的天性让女人在各个方面寻求变美的方法和技巧,饮食就是以其中一种,泡水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下面分享用什么泡水喝可以抗衰老 。
用什么泡水喝可以抗衰老1
1、玫瑰花泡水
玫瑰花性质温和 , 具有舒经活血、平衡内分泌的作用,女性饮用玫瑰花茶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能延缓衰老 , 保持好气色 。
2、枸杞泡水
枸杞是一种滋补的中药,滋补作用强大,具有滋补气血美容养颜的作用,饮用枸杞茶可以保养肌肤、延缓衰老 。
3、柠檬泡水
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伤害,延缓衰老、美容养颜 。
用什么泡水喝可以抗衰老2
1、黄芪
黄芩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利尿保肝 。每天喝一碗黄芪泡水可以增强免疫力,补益气 , 预防疾病 。
2、荷叶
荷叶具有很好的利尿功效 , 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可以帮助身体把毒素和垃圾排出体外,对于身体肥胖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荷叶水可以分解脂肪 , 具有减肥、消肿的功效 。
3、葛根
用葛根泡水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效果,具有解酒醒酒的功效,减少了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 同时葛根泡水也可以防止热射病 。
4、三七
当身体内部血液循环不通畅时 , 会导致各种小疾病的发作,我们可以使用三七泡水,不仅可以疏通血液循环,同时也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糖的功效 。
5、何首乌
何首乌可以防止神经的衰弱,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能够辅助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血清胆固醇,与此同时也属于很好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提高肝细胞的转化 。
6、人参
用人参泡水可以抗疲劳、抗衰老、抗氧化,同时也可以保护我们的肝脏,调节心血管功能 , 有利于增强造血细胞功能 。
7、枸杞子
枸杞子可以促进肝细胞新生和修复,能够防治动脉硬化、降低血糖 。经常性的服用枸杞子具有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功效 。
8、蜂王浆
蜂王浆里面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提高了组织再生能力 , 促进了细胞的生长 。同时也具有抗氧化功效,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抗衰老功效不可小觑 。
用什么泡水喝可以抗衰老3
1、菊花
女性如果想要对抗身体衰老,不妨尝试用菊花来泡水喝 。菊花泡水喝之后能够养护人的眼睛 , 同时促进肝脏健康,很多人肝火旺盛之后身体有各种不良表现,通过饮用菊花茶确实得到一定的改善 。
另外,菊花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适当饮用之后也能够从中获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元素,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效果 。而维生素获取量充足,可以达到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这样也能防止身体的加速衰老,因此,想要保持年轻状态的女性,不妨尝试用菊花来泡水喝 。
2、红枣
女性使用红枣泡水喝 , 确实也能够让自己的身体衰老速度变得缓慢 。很多女性在45岁之后经历绝经期,身体衰老速度会加快 。
此时身体产生的雌性激素量也开始减少,如果可以适当用红枣泡水喝,能够有效调节身体,达到美容养颜,滋养气血的功效,这样女性衰老速度会变得缓慢 。因此,想要让自己的气色变得红润 , 更显年轻状态,建议女性可多用红枣泡水喝 。
3、枸杞
女性在对抗衰老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枸杞泡水喝 。枸杞是比较常用的中药材,用枸杞泡水饮用可以获取里面丰富的营养物质 , 特别是枸杞多糖、花青素、维生素等 。这些营养元素的及时供给 , 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对身体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 。
综上所述 , 女性想要有效延缓机体衰老,可以尝试多利用一些合适的中药材泡水喝,像常见的菊花、红枣、枸杞都是比较适合的 。这些中药材里面含有一定量的营养元素,适当用来泡水喝能够达到对抗衰老的功效,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衰老速度加快带来影响 。
治疗湿疹的36种常用中药配方一、祛风类药
1.防风
性味归经:味辛甘 , 性温 。归膀胱,肺,脾经 。
功效解析: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 。《医学启源》记载 , 防风“主治诸风及祛湿也” 。防风辛温发散,可治疗一切风邪,而且在祛风药物中作用比较温润,祛风而不伤阴液 。皮肤科常用其与荆芥配伍 , 增强止痒之效 , 治疗湿疹伴瘙痒者 。
现代研究:防风含酚类物质、甘露醇、有机酸等,有解热发汗作用,并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抑制组胺释放 。
2.刺蒺藜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 。归肝,脾经 。
功效解析:刺蒺藜具有散风行血,疏肝明目的功效 。因其辛散苦泄,能祛风止痒,常与防风、荆芥、地肤子等祛风止痒药相配,增强止痒效力,用于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伴皮肤瘙痒者 。还可用与何首乌配伍,一补一散 , 既可养血,又能疏风止痒,适用于湿疹日久 , 血虚风燥,症见皮损肥厚、干燥脱屑、瘙痒甚者 。
现代研究:刺蒺藜含挥发油、皂甙、黄酮类化合物及微量生物碱等 。皂甙可以抑制机体衰老过程中某些退化性变化 。刺蒺藜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并能改善皮损部血液循环状态 。
3.全蝎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平 。归肝经 。
功效解析:全蝎具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 。《玉楸药解》中记载全蝎:“穿筋透节,逐湿除风 。”就是说其药力能够入络脉,祛除深藏于其中的风湿邪 。因其祛风而止痒故可用治风邪入络引起的皮肤瘙痒 。临床则多用来治疗慢性湿疹伴皮肤瘙痒者,效果良好 。全蝎与蜈蚣配伍使用,两药走窜搜剔,可以增强祛风活络、息风止痉的功效 。另外,全蝎还善解毒,有以毒攻毒散结的作用,尤适宜于风毒恶血蕴结肌肤引起的顽固性瘙痒、皮肤增厚者 。
现代研究:全蝎含有蝎素、氨基酸、无机元素、甜菜碱、胆甾醇、蝎酸等成分 , 具有抗惊厥、抗癫痫、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全蝎与蜈蚣配合使用可达到止痒的原因,与两药均有镇静作用,可降低皮肤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有关 。但二药均有毒,用量过大可引起溶血反应,临床曾有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 。因此,使用时应注意剂量 。
4.僵蚕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平 。归肝、肺、胃经 。
功效解析:僵蚕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僵蚕可治“皮肤风疮” 。因其祛风止痒 , 多用于治疗湿疹伴皮肤瘙痒者;又因其有疏风热的作用 , 可治疗风热蕴结肌肤引起的湿疹,常与桑叶、菊花等疏散风热药配伍使用 。
现代研究:僵蚕主要含蛋白质、脂肪、草酸胺 , 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其醇水浸出液有抗惊厥作用 , 体外试验有轻度抑菌作用 。
二、祛湿类药
1.苍术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 。归脾,胃 , 肝经 。
功效解析: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 , 可祛上、中、下三焦之湿 。因其有特异香气,还可以进行香疗,即中医理论所说的“芳香辟秽” 。中医认为,身体异味,如腋臭、口臭、汗臭等 , 真正原因是机体内有湿热,体表孔窍是散味的“门窗” 。香疗可以疏通体内代谢,祛湿热,让身体“门窗”自然散发清香 。使用苍术时,需要注意因其性味辛温,不宜用于有热象证候者 。
苍术对脾虚湿盛型的亚急性、慢性湿疹尤为适宜 。如果伴有面色无华,食欲不佳,大便溏薄 , 小便不黄等脾虚症候,可与白术、茯苓、泽泻配伍使用 。若伴胸闷恶心,腹胀等气滞症状,常与陈皮、厚朴合用,增强除湿理气的效力 。
现代研究:苍术含挥发油,并含丰富的维生素A,有助于皮损部位愈合 。
2.厚朴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
功效解析:厚朴具有燥湿消痰,温中下气除满的功效 。中医认为,性味苦燥的药物可以祛除湿邪 。厚朴苦燥辛散,能祛湿邪 , 同时,因其性温可下气除胀满,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治疗湿疹证属脾虚湿盛者 。常与苍术、陈皮同用,如平胃散 。
现代研究:厚朴甲醇提取物和厚朴酚对皮肤肿瘤有抑制作用 。
3.茯苓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 。归心,脾,肾经 。
功效解析:茯苓具有渗湿健脾的功效 。《世补斋医书》记载,茯苓可以行水,又可行湿 。皮肤科常用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泛发性湿疹,证属脾虚湿盛者 。临床上多同山药、白术、薏苡仁配伍,达到健脾利水之功,如参苓白术散、朱仁康的健脾除湿汤等 。
现代研究:茯苓含糖类、酸类物质,有抗菌、利尿的作用 。
4.薏苡仁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凉 。归脾 , 胃,肺经 。
功效解析:薏苡仁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的功效 。因其性凉,能清热而利湿 , 又能健脾,临床常用治湿疹证属脾虚湿盛型 。常与人参、白术、茯苓配伍,如参苓白术散 。薏苡仁除了是一味中药外,还是一种美容食品,经常食用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 , 消除雀斑、老年斑、妊娠斑 , 对粉刺、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
现代研究:薏苡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薏苡仁酯为有效成分之一,可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增强机体抗炎作用 。
5.车前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 。归肝,肾,肺 , 小肠经 。
功效解析: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 , 车前子可利水道,除湿痹 。且本药利湿而不伤阴 , 车前子利水作用大于清热作用 。车前子与健脾祛湿药配用 , 可利湿止泻,用治湿疹水疱明显,皮肤湿烂者;与清热利湿药同用 , 增强清热效力,并通过利小便的作用使湿有出路,如配伍龙胆草、黄芩、泽泻、通草之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治疗证属湿热的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等 。
现代研究:车前子含黏液、琥珀酸等,有利尿作用 。
6.茵陈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 。归脾,胃 , 肝,胆经 。
功效解析:茵陈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其祛湿作用强,又有解毒疗疮之功,为治湿热黄疸的要药,还可用治小便不利,风痒疮疥 。茵陈配伍清热药,如茵陈蒿汤,用于治疗湿热内蕴的湿疹 。
现代研究:茵陈含香豆精、茵陈酮、茵陈挥发油,有利胆解热作用,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7.萆薢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 。入肝,胃,膀胱经 。
功效解析:萆薢具有祛风除湿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萆薢为足阳明、厥阴经药也 。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 , 萆薢祛风湿功效显著,能治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临床常配伍茯苓、薏苡仁、扁豆以健脾除湿,治疗脾虚湿浊不化之急性、亚急性湿疹 。
现代研究:萆薢含薯蓣皂甙,有抗真菌作用 , 并能扩张末梢血管 。
8.藿香
性味归经:味辛、微,性温 。入脾,胃,肺经 。
功效解析:藿香不仅具有芳香化湿、祛暑辟秽、和中止呕的功效,又可以健胃 , 助脾胃正气 。《本草正义》记载 , 藿香芳香而猛烈 , 温煦而燥烈 , 能祛除阴湿邪,同时助脾胃正气,是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有效药物 。皮肤科常用来治疗暑湿引起的皮肤?。?如亚急性湿疹、皮炎等 , 如藿香正气散 。
现代研究:藿香含挥发油 , 促进胃液分泌,并有抗菌作用 , 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
三、清热类药
1.黄芩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肺,胆,脾,胃经 。
功效解析: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尤其善于清中上焦的湿热 。金代医家张元素归纳黄芩泻热功效显著 。皮肤科常用其治疗皮炎湿疹类过敏性皮肤?。?辨证属湿热者 。清代名医邹澍总结张仲景使用黄芩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黄芩与黄连配伍,清中焦之湿热 。现代临床中也常使用黄芩与黄连配伍来增强清热燥湿力量 。黄芩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 对热毒疮疡有治疗效果 。
现代研究:黄芩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而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黄芩苷对皮肤和指甲的致病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
2.黄连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
功效解析: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其清热燥湿作用大于黄芩,并且对中焦湿热最有效 , 而且善于清心经实火 。中医认为,火分为实火或虚火,实火多为外感邪气,治宜泻火,若外邪已伤阴则泻火同时还要滋阴 。虚火为阴虚而不制阳,治疗宜滋阴,若阴损及阳则需阴阳共补,不过仍以滋阴为主 。
黄连可内服或外用治疗湿疹、痈肿、颜面红斑等 。黄连配伍黄芩、栀子可治疗急性湿疹皮炎类疾病 , 辨证属湿热证者,又因黄连可清心胃之火 , 故心胃经有实火而兼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表现的,使用黄连尤为适宜 。黄连制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 。单味黄连外洗亦有收敛止痒作用 , 可治疗阴囊湿疹、下肢湿疹 。外涂黄连浸汁,可治耳道流脓 。
现代研究:黄连主要成分是小檗碱,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 同时还能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对抗过敏反应 。黄连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3.黄柏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肾、膀胱经 。
功效解析: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 长于清泄下焦湿热 , 也是治疗湿疹最常用的外用药之一 。内服可用于因湿热下注、瘀阻经络而引起的诸多皮肤?。⒓麩{红肿痛、溃破渗出等均可使用,尤其对下肢皮肤病效果较好 。若外用该药,还有清热燥湿,收敛疮面的作用 。常与苍术配伍使用,即二妙散 。皮肤科对湿热见症明显的湿疹,手足汗疱症,脂溢性皮炎等可用此方 。
现代研究:黄柏含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黄柏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 。
4.龙胆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析: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作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龙胆草皆能治愈 。可见其清肝胆热功效显著 。因此,龙胆草常用于治疗以湿热为主证的急性湿疹、过敏性皮肤病 , 方用龙胆泻肝汤、清热除湿汤(赵炳南创制)等 。龙胆草配伍苦参、栀子、黄柏、车前子效力更强 。外用龙胆草单味药水煎冷敷,可以治疗急性湿疹 。
现代研究:龙胆草含龙胆苦苷、当归苦苷等苷类苦味成分,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对常见细菌及致病性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
5.苦参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
功效解析: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自古就是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主药 。《本草图经》就评价苦参“古今方用治疮疹最多” 。因其清热燥湿止痒,治疗湿热所致的急性湿疹、皮炎效果显著,且常用于治疗阴囊湿疹 。内服外洗均有较好疗效 。常与蛇床子配伍 , 蛇床子燥湿杀虫,二药相合,煎水外洗,燥湿功力更强,且寒热相济,可以治疗寒热属性不明显的男子阴囊湿疹 。
现代研究:苦参含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 。苦参碱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而且具有类似皮质激素的抗炎、抗过敏效果 。
6.玄参
性味归经:味甘、苦 , 性寒 。归肺,胃,肾经 。
功效解析:玄参具有养阴生津 , 清热解毒的.功效 。因其既清热泻火,又可滋养津液 , 所以热毒实证、阴虚内热证均可使用 。临床常用于慢性湿疹迁延日久,证属阴伤有虚热者,因病程较长,以致耗阴伤血 , 生风化燥 。常见皮损浸润肥厚 , 干燥脱屑,瘙痒剧烈,常有舌红苔花剥或舌淡苔光 。朱仁康老中医创滋阴除湿法,治疗此型湿疹 , 方用滋阴除湿汤,便以玄参为其中一主药 。
现代研究:玄参含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脂肪酸、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等 。玄参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本品对多种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还具有抑制作用 。
7.白鲜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脾,胃经 。
功效解析:白鲜皮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的功效 。《药性论》记载,白鲜皮可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为皮肤科常用药 。常与苦参、地肤子配伍,煎汤内服、外洗 , 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湿疹、外阴湿疹、阴囊肿痛 。
现代研究:白鲜皮含白鲜碱、白鲜内脂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变态反应,减少病变部炎症渗出,促进皮损愈合 。
8.金银花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 。归肺,胃 , 大肠经 。
功效解析: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是治疗疮痈的要药 。清代陈士铎对金银花大加赞赏,认为金银花最能消火热之毒 , 主张清火热之毒必用本药 。临床中金银花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等辨证属湿热而热象明显者 。热象明显且有化毒趋势 , 常见皮肤大片红斑、丘疹,皮色焮红灼热,疼痛 。常与连翘、蒲公英、地丁配伍,以清解热毒,如五味消毒饮 。
现代研究:金银花含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金银花茎叶提取物能明显的抑制真菌生长,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金银花水煎剂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
9.青黛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 。归肝,肺经 。
功效解析: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其性寒能清热,味咸可入血,故能清热解毒,消斑 。临床上青黛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药疹、过敏性皮炎等,尤其适用于血热引起的皮肤红斑、热痛 。外用可与黄柏、石膏等配伍 。
现代研究:青黛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青黛中分离出的色胺酮对皮肤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10.土茯苓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 。归肝,胃经 。
功效解析: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的功效 。其功效能入络,清除湿热蕴毒 。土茯苓汤最早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疮毒的,据说,土茯苓还是治疗梅毒的要药 。作为治疗梅毒的要药 , 土茯苓汤对于一般的“湿热”也有明显的功效 。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以及湿热久郁的湿疹 。
现代研究:土茯苓根茎含皂苷、鞣质、树脂等 。土茯苓苷能给肌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人体自身对皮脂的调理,达到平衡 。鞣质等酸性成分及其衍生物有滋养肌肤 , 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
11.马齿苋
性味归经:味酸 , 性寒 。归肝,大肠经 。
功效解析: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血消肿的功效,对治疗痈肿毒热有明显疗效 。如《医宗金鉴》记载的马齿苋膏即以马齿苋鲜品捣烂外敷 , 治疗血热毒盛的肿疡 。现代临床多用其煎汤外洗,单味水煎剂有明显收敛、消炎、止痒作用,所以,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有渗出糜烂者 。
现代研究:马齿苋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 , 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等,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过敏作用 。
12.地肤子
性味归经:味苦、甘 , 性寒 。归肾,膀胱经 。
功效解析:地肤子具有利湿清热止痒的功效 。《本草原始》记载,地肤子可以去皮肤中湿热,皮肤外湿痒 。临床常用与白鲜皮、苦参、黄柏同用,煎汤外洗,治疗湿疹伴瘙痒者;与猪苓、泽泻、车前子配伍可以清利下焦湿热,止痒 。
现代研究:地肤子含苷类及生物碱、维生素A等,有保护皮肤、抑菌的作用 。
四、理血类药
1.生地黄
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归心,肝,肾经 。
功效解析:生地黄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珍珠囊》记载生地黄“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因其有凉血的功效,所以,可以清解血分热毒 , 可用于治疗血热毒盛型湿疹 。常与黄芩、丹皮等配伍 。又因其能润燥生津,也可用于治疗血虚风燥之慢性湿疹 。
现代研究:生地黄含地黄素、甘露醇、生物碱、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成分,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 。
2.当归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温 。归肝、心、脾经 。
功效解析:当归具有补血活血 , 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 , 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 。《本草新编》记载:“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 。虽有上下之分 , 而补血则一 。”当归头止血 , 当归身和血(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当归尾破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 。虽然当归有头、身、尾之分,功效也略有不同,但补血为其最大功效 。常用于治疗血虚证的慢性湿疹 。常配伍白芍、熟地以养血润燥 。
现代研究:当归含挥发油、酯类、菸酸、维生素A类等 。当归提取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致炎物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当归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并且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
3.赤芍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 。归肝经 。
功效解析:赤芍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 。因其性凉入肝经,可凉血、活血化瘀,临床上适用于血热型湿疹皮炎等皮肤病 。应用时常与丹皮配伍 。
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 , 应用时有人常把两者混淆 。白芍味苦、酸,性凉,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白芍补血敛阴,凡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赤芍活血凉血 , 凡血虚者慎服 。
现代研究:赤芍含有芍药苷、苯甲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
4.紫草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 。归心,肝经 。
功效解析: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紫草 , 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 。”因其长于清理血分之热,所以可以治疗一切脏腑火热炽盛之实火病 。常用于麻疹及其他热病发斑疹而斑疹紫暗,色不红活或疹出不畅等 。常与赤芍、生槐花、白茅根等配伍 。
现代研究:紫草含乙酰紫草素(水解后生成紫草醌)、紫草红、异丁酰紫草素等 , 有抗炎、抗菌作用,同时对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
5.丹参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 。归心,心包,肝经 。
功效解析: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 , 除烦安神的功效 。《本草汇言》记载:“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 。”临床常用于慢性湿疹,湿热久郁而致血瘀者 。与金银花、连翘、乳香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药配伍,用于治疗疮痈肿痛 。
现代研究:丹参含丹参酮类、丹参醇类、维生素E等 , 能改善机体微循环 ,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丹参制剂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6.白茅根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 。归肺、胃经 。
功效解析:白茅根具有清热生津 , 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其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又因其可凉血止血,同时又有利水作用 , 故能导热下行 。作用特点是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尤以热证而有阴津不足者,最为适用 。
现代研究:白茅根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三萜烯、钾盐、白茅素、芦竹素、羊齿烯醇等,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 。其水浸剂有利尿作用 。
7.莪术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 。归肝,脾经 。
功效解析: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 。《本草经疏》记载:“莪术行气破血散结 , 是其功能所长 。”莪术苦泄辛散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消瘀,行气止痛 。临床用于病情迁延日久,湿热毒邪瘀热互结于肌肤的慢性湿疹 。常与活血药配伍应用 。
现代研究:莪术含有的挥发油成分,有抑菌、抗炎作用,并能促进局部微循环 。
五、补益类药
1.白术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温 。归脾 , 胃经 。
功效解析: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白术炒用其健脾益气效力更强,临床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型的亚急性、慢性湿疹 。常用炒白术配伍党参、茯苓等,以健脾除湿,同时佐以清热药,如参苓白术散 。
现代研究: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白术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恢复的作用 。白术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 。
2.党参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脾,肺经 。
功效解析: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血的功效 。党参为常用补气中药,但其力量较人参弱,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都可选用 。皮肤科常用其与茯苓、白术、黄芪配伍 , 以健脾益气,治疗湿疹属脾虚湿盛证 。
现代研究:党参含皂苷、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生物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等,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3.熟地黄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 。归肝,肾经 。
功效解析: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补精益髓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 , 补五脏内伤不足 。”熟地黄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 。临床常用其与当归、白芍配伍 , 治疗湿疹迁延日久,有血虚证候者 。
现代研究:熟地黄含地黄素、维生素A、糖类及氨基酸等,有抗炎和减少渗出的作用 。
4.沙参(南沙参、北沙参)
性味归经: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北沙参味甘、微苦 , 性微寒,归肺、胃经 。
功效解析:南沙参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南沙参与北沙参虽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药材,但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 , 但细分起来,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 。皮科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后期,阴伤有热者 。
现代研究:北沙参含生物碱,有降温、镇痛作用;南沙参含皂苷,有抗菌作用 。
5.何首乌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微温 。归肝,肾经 。
功效解析:何首乌具有养血祛风,补益肝肾,乌须黑发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可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 。其性不寒不燥 , 是滋补的良药,其功效又在地黄、天冬之上 。临床常用何首乌与天冬、麦冬、白芍配伍以养血润燥,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而血虚风燥见症者 。
何首乌的藤茎可入药,名首乌藤 , 又名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能养血安神,祛风止痒 。《本草纲目》记载首乌藤:“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跣?。”可以治疗失眠多汗、血虚身痛、皮肤瘙痒,特别适宜湿疹肤瘙痒伴睡眠差者 。
现代研究:何首乌含卵磷脂等细胞新生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有利于皮损细胞新陈代谢和再生 。
哪些药方对治疗先兆流产有益处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度下腹疼痛,存在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符者,称为先兆流产 。其出血量一般比月经量少,初为鲜红色、淡粉红色 , 渐变为深褐色下腹疼痛常伴腰痛下坠感、小便次数多等 。
祖国医学典籍在“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病症中包含有先兆流产的记述 。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益气养血安胎 , 补肾固冲安胎,健脾和中安胎,疏肝理气安胎 , 清热凉血安胎等 。
【方一】寿胎丸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 , 菟丝子15克,阿胶9克 。
【功用】补气健脾,益气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菟丝子补肾益精,固肾冲任,肾旺自能荫胎,固重用菟丝子为君;桑寄生、续断补益肝肾,养血安胎为臣;阿胶补血为佐使 。四药合用,共奏补肾养血,固摄安胎之功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菟丝子水煎剂能明显增强黑腹果蝇交配次数,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阿胶有显著补血作用 , 疗效优于铁剂 。
【用法】水煎服 , 日1剂 。
【按语】阿胶需烊化 。
【方二】保胎汤
【出处】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叶宝贵等
【组成】黄芪20~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山药12克,地黄12克,炒杜仲12克 , 桑寄生12克 , 砂仁6克,大枣4~6枚 。
【功用】调补冲任,保元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本方气虚则重用参芪,佐以白术、山药、熟地黄、白芍、大枣养血敛阴以兼顾妇女以血为本 , 血为气之母的特点 。同时加用桑寄生、炒杜仲以补肾安胎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党参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 。白术有强壮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山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还有抗氧化作用 。白芍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杜仲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对离体子宫的作用,显著抑制大白鼠离体子宫自主收缩的作用 。砂仁煎剂可增强胃的功能 ,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可增进肠道运动,排出消化管内的积气 。
【用法】水煎服,日1剂 。
【按语】叶氏等认为,温补脾肾须防止辛燥太过;滋补肝肾须虑肝性喜条达、肝气易郁的特点,防止滋腻太过;本理脾胃应注意气机调畅,忌腻滞壅塞;凉血清热 , 但忌纯炭涩敛 , 防止留瘀 。要掌握好保胎时机,凡阴道下血超过平常月经量,出血时间超过10天,血色紫黯秽浊有腥味,下腹坠痛较剧,既往流产2次以上,宫口已开,都不能继续安胎,反之可望成功 。
【方三】安胎合剂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菟丝子、熟地黄各12克,党参、淮山药各15克,白术、续断、桑寄生各10克 , 甘草6克 。
【功用】养血益气 , 健脾补肾,固冲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其中菟丝子是保胎药中极重要之品 。肾精之化,因于脾胃,党参、白术、山药能健脾益气,养胎载胎;熟地黄养阴安胎,与菟丝子、续断、桑寄生相伍,固冲安胎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菟丝子具有雌激素性活性,而雌激素对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 。白术有强壮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山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还有抗氧化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 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
【用法】水煎服 , 日1剂 。
【按语】本方对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对妊娠晚期之先兆流产亦有效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的最主要原因是脾虚肾亏 , 气血不足,冲任不固,胞脉失养 。本方据江西中医学院实验证明,安胎作用有三方面:(1)抑制子宫收缩;(2)加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3)促进子宫发育 。
【方四】苎根合剂
【出处】福建省厦门中医院潘促鹤
【组成】苎麻根15克,桑寄生、川断、绿心乌豆各30克,白芍、阿胶各12克,茯苓、黄芩各9克 。
【功用】滋肾,清热,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苎麻根具止血安胎 , 利尿清热之功,入肝脾二经,朱丹溪认为有滋阴作用;川断、桑寄生补肾气以载胎;茯苓平补中气以系胎元;阿胶养血;白芍养血敛阴,并缓急止痛 。潘氏认为绿心乌豆安胎之力尤强,具平补肾气、健脾安胎之效,黄芩为清热安胎之圣药 。综观全方,健脾益肾而不温阳,养血止血以安胎,意在冲任、气血充盈 , 热清血止 , 胎元自固矣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苎麻根的成分绿原酸生成的咖啡酸有止血作用 。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白芍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阿胶有显著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 。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芩有镇静、抑制肠管蠕动、抗氧化作用 。
【用法】水煎服,日1剂 。
【按语】阿胶需烊化 。本方为福建潘仲鹤老中医之验方,由厦门中医院吴网主治医师整理发表 。
【方五】清热安胎饮
【出处】北京中医学院刘奉五
【组成】山药、阿胶块各15克,石莲肉、黄芩、椿根皮、侧柏炭各9克,川连3克(或马尾连9克) 。
【功用】健脾补肾,清热安胎 , 止血定痛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妊娠初期胎漏下血、腰酸腹痛属胎热者 。
【方解】《本草备要》说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因为白术能健脾,脾健则能充血;黄芩苦寒能清胎热 。刘奉五老中医认为白术偏于温燥,而妊娠又多阴虚血热,所以用山药代替白术 , 取其味甘性平 , 健脾补肾,补而不热;石莲性味微苦寒,能健腹补肾 , 滋养阴液;黄芩、川连清热安胎;椿根皮味苦涩寒收敛止血;侧柏叶苦涩凉血止血 , 炒炭后又能收敛止血;阿胶本属甘平,有清热凉血,益阴安胎之功,又由于阿胶性黏腻 , 能凝固血缘善于止血,对妊娠者既可安胎又可定痛,古人曾用胶艾汤治疗妊娠下血,因为艾叶偏温弃而不用,代之以芩连清胎热以安胎 。总之,本方健脾补肾,补而不热,清热而不伤正 , 收敛止血而安胎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还有抗氧化作用 。黄芩有镇静、抑制肠管蠕动、抗氧化作用 。侧柏炭有止血作用 。阿胶有显著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 。
【用法】水煎服 , 日1剂 。
【按语】阿胶需烊化 。
【方六】固肾安胎饮
【何首乌加黄苓的功效与作用,用什么泡水喝可以增强性功能大长】【出处】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志华
【组成】桑寄生、当归、白芍、杜仲、阿胶、川断、菟丝子各9克,苎麻根、生地黄、生黄芪、西党参各12克,炒艾叶3克,甘草4.5克 。
【功用】补气益血,固肾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方中参芪补脾益气;当归、白芍、生地黄养血和营;阿胶、艾叶安胎止血;甘草、白芍能缓急止痛;胎系于肾,故用杜仲、川断、桑寄生、菟丝子固肾强腰以安胎;苎麻根养阴安胎 , 清热止血 。本方重在补益肾气,肾气充则胎安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当归水浸液喂养老鼠,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苎麻根所含成分绿原酸生成的咖啡酸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阿胶有显著补血作用 , 疗效优于铁剂 。
【用法】水煎服,日1剂 。
【按语】阿胶需烊化 。
【方七】益肾固胎汤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菟丝子、党参各30克,杜仲、寄生、川断、白术、阿胶各15克,黄芩、陈皮各10克 , 何首乌12克 。
【功用】补益肾气 , 填补肾精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陈皮补脾益气;阿胶安胎止血;何首乌补益精血 , 黄芩清热安胎,胎系于肾,故用杜仲、川断、桑寄生、菟丝子固肾强腰以安胎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党参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 。白术有强壮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杜仲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对离体子宫的作用 , 显著抑制大白鼠离体子宫自主收缩的作用 。菟丝子具有雌激素性活性,而雌激素对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 。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阿胶有显著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 。何首乌可以增加体重、提高免疫力 。陈皮煎剂对小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 服至血止后半月停药 。
【按语】阿胶烊化 。
【方八】胎元饮(《景岳全书·妇人规》)加减
【出处】《中医妇科学》(七版)
【组成】人参、熟地黄各15克 , 白术、白芍、杜仲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 , 黄芪、阿胶各20克,当归12克 。
【功用】补气养血 , 固肾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调中,使气旺以载胎,以助生化之源;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补血养血安胎;杜仲补肾安胎;陈皮行气健胃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党参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 。白术有强壮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 , 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白芍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 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杜仲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对离体子宫的作用,显著抑制大白鼠离体子宫自主收缩的作用 。陈皮煎剂对小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
【按语】阿胶需烊化 。
【方九】保阴煎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山药20克 ,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续断、黄柏、黄芩各10克,生甘草3克 。
【功用】清热凉血 , 养血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白芍养血敛阴;黄芩、黄柏清热泻火,直折热邪;山药、续断补肝肾,固冲任;甘草调和诸药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还有抗氧化作用 。黄芩有镇静、抑制肠管蠕动、抗氧化作用 。白芍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
【方十】加味圣愈汤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当归20克,白芍12克,川芎6克,熟地黄、续断各10克,黄芪25克,党参、杜仲、川断各15克 。
【功用】益气养血 , 固肾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方中四物补血,参、芪补气,使气充血足,胎元自固;杜仲、续断补肾安胎;全方有益气养血 , 固肾安胎之效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人参能增强性腺机能,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当归水浸液喂养老鼠,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白芍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 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
【方十一】加味胶艾四物汤
【出处】柯与参方
【组成】党参15克,生黄芪24克 , 干地黄、续断各12克,炒当归、白芍、阿胶、焦艾叶、炒白术、茯苓各9克,炒川芎4.5克,炙甘草3克 。
【功用】益气止血安胎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方中参芪,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当归、干地黄、川芎养血和营;阿胶、艾叶安胎止血;甘草、白芍能缓急止痛;续断补肾安胎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党参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当归水浸液喂养老鼠 , 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可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的生长发育 。白芍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白芍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
【用法】水煎服 , 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
【按语】阿胶需烊化 。
【方十二】加味黄土汤
【出处】赵锡武方
【组成】熟地黄60克 , 龙眼肉、鹿角胶各30克,当归、伏龙肝各12克,黄芪18克,白术、附子、甘草、黄芩各9克,阿胶10克 。
【功用】温阳益气,滋阴补血 , 收敛止血 。
【主治】主治先兆流产 。
【方解】方中黄芪、白术补脾益气;黄芩清热安胎;熟地黄补血养阴安胎;阿胶安胎止血;甘草能缓急止痛;伏龙肝止血,附子补阳,当归补血养血 , 龙眼肉补益心脾 , 养血安神 , 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安胎 。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白术有强壮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 , 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龙眼肉提取液可促进生长,增强体质 。黄芩有镇静、抗氧化作用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附子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衰老作用 。伏龙肝有缩短凝血时间 ,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 。
【用法】水煎服 , 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
【按语】阿胶需烊化 。
何首乌黄酒蒸后的作用【答案】:E
本题的考点是煮制药物的炮制作用 。黄精味甘 , 性平 。生黄精具麻味,刺入咽喉 。蒸后补脾润肺益肾的功能增强,并可除去麻味 , 以免刺激咽喉 。黄芩味苦,性寒 ,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