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以演讲嘉宾的高规格和权威性而备受瞩目 , 充分展示了世界科学技术、金融投资等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和思潮 。 27日上午 , 202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在广东深圳开幕 , 多位院士、专家在现场分享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真知灼见 , 并带来最前沿的权威解读 。
“人造太阳”潜能无限
“今年出生的婴儿过百年大寿的时候 , 将面临没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可用的处境 。 我们人类社会会回到钻木取火的时代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表示 , 在未来的40年至100年 , 化石能源会逐渐枯竭 , 而人类社会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则将持续增长 。
薛其坤描述了在未来的50年之内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 。 他表示:“尽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但未来10年到20年之内 , 可能会有新型的量子计算机供我们在超大数据时代进行信息处理 。 再加上量子网络的发展 , 我们有可能进入另外一种新的网络世界——由量子计算机构成的量子互联网 , (那时候)信息的运转速度会更快 , 安全系数由于其量子特性会更加安全 。 ”
“(如果能)面向太阳、大海开发一些终极性的技术资源 , 我们会迎来第×次工业革命 。 ”薛其坤介绍 , 更加长远的、可以称之为终极能源技术的解决方案 , 就是对于“人造太阳”——核聚变的充分利用:“有了人造太阳 , 再加上我们的太阳 , 用更高效的储能技术 , 把储能、储氢这些技术整合起来 , 人类就可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时代 。 ”
数字技术应赋能制造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分享了传统制造业如何推进数字化的问题 。 樊纲认为 , 信息技术的意义在于它能为所有的人、所有的产业节省信息成本 。 目前 , 我国数字经济在供给侧应用技术方面——包括算法、算力、超级计算机、5G、传输、信息的存储等——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 数字经济需求侧中的服务业、科技制造业等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
“根据一些机构的研究 , 我们制造业信息化转型的成功率是比较低的 , 大概在20% 。 从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本身相对少 , 成功率又低 , 有待发展 。 ”樊纲表示 , 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 , 国家要共同富裕 , 应该珍惜传统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 推动其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
樊纲认为 , 一方面 , 制造业企业要积极努力;另一方面 , 数字经济产业要积极为需求方服务 , 用供给来创造需求 。 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情况 , 为需求侧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高交会的交易形式 , 更多的供给侧企业和需求方企业见面 , 共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 使制造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 ”
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
在论坛上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发表了题为《平台经济创新与治理》的演讲 。 他表示 , 中国国内的一些平台企业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 平台企业给经济活动、经济模式带来很多革命性变化 , 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对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 , 持续支持平台经济、促进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竞争力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 。 ”
“最近一年多 , 国家一直在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治理 , 我们觉得非常重要 。 ”黄益平说:“(监管)目标最终还是要放在规范平台的行为上 , 支持平台企业有序发展 , 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 防范一些可能在短期内对平台企业打击过多的情况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