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Dec.
28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孙鹏展博士激励着我们 , 面对困难不放弃 , 坚守心中的热爱 , 祝愿他越来越好 , 取得更多突破!
来源 | 硕博测试圈( shuobo-test)
01
研究背景
他叫孙鹏展 ,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2级博士生 , 师从王昆林教授 , 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截至目前 ,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13篇SCI收录论文 , 总影响因子大于78 , 其研究成果受到过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im教授的高度好评 。 先后获得GE基金会科技创新奖、材料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奖、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提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以及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
这是清华大学官网2015年的记录 , 后来他去了曼彻斯特大学做博后 , 就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im教授实验室 , 堪称石墨烯最强实验室!
文章图片
【他,清华博士,两次战胜命运,发完《Nature》,再发《Nature》子刊!】查阅最新谷歌学术可以看出 , 他的h指数已达30 , 被引3000多次 。
2020年发表《Nature》 , 近日再发《Nature Communications》!
文章图片
看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觉得现在很多回国的大佬也取得了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成果 , 但是今天介绍的孙鹏展不太一样 。
他没有那么顺风顺水 , 而是遇到了无数科研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 难能可贵的是他面对挫折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
面对命运的一再捉弄——当他本科阶段就要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时 , 发现实验出现错误;当他科研一路高歌猛进时 , 却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 。
在清华读本科三年级的夏天 , 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去做实验 。 科研工作终于有了起色与进展 , 经历了一个夏天没日没夜的埋头苦干后 , 他得到了一批优异的数据结果 , 随即他将撰写的文章投到了应用物理领域的知名期刊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 。 他很快得到了编辑“小修”的反馈 。 在本科阶段便以第一作者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 , 这是莫大的荣誉和诱惑 。
然而 , 就在他无意间重复实验时猛然发现 , 自己的测试手段有问题 , 先前投出去的结果中有一些竟然是错误的 。 这种打击如晴天霹雳 , 他苦心经营了两年的科研工作眼看成为泡影 。 如果学术之路上的第一篇文章中存在污点 , 相当于基石没打牢 , 在今后的发展中随时有可能崩塌 。 于是 ,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撤稿!
就这样 , 他的第一篇文章没有了 , 两年的工作化为了“零” , 本科特奖的梦碎了 , 但是他收获了内心的坦然与问心无愧 。
文章图片
长达两年的“停滞期” , 孙鹏展始终坚持自己的热爱 , 在2012年的一天 , 他习惯性地浏览世界知名期刊上的最新动态 , 无意间看到了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 K. Geim教授研究组关于氧化石墨烯薄膜传质特性的文章 。
研究表明 , 水蒸气可以无阻碍地渗透氧化石墨烯薄膜而其他液体、气体均无法渗透 。 这篇文章引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 随即他想 , 如果水溶液中溶有离子 , 不同离子的渗透特性如何?带着这个问题 , 他迅速设计、实施实验 , 不断地在这一最前沿领域勇往直前 , 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 , 逐渐奠定了他的研究在该领域的领先位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