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够18亿人住,若继续按此速度建造,或将产生3大“后果”( 二 )
很显然 , 我国总人口仅14亿 , 即使未来所有人都进入城市生活 , 房子也是足够住了 。 但我们也知道 , 住房建造并未停止 , 就拿2018年来说 , 住宅竣工量同比虽有所下滑 , 但绝对量还是比较大 。 业内人士表示 , 如果中国住宅仍旧按此建造速度 , 或将产生3大“后果”:
首先 , 浪费大量资源 。 建造住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 我国房地产从业人员超千万 , 多造出来的房子没人居住就没有使用价值 , 而在其他行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 一些房企还聚集了大量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 宝贵的人力资源自然是被浪费了 。
其次 , 住房供应过剩 , 不利于经济转型 。 上一轮国家对楼市战略去库存 , 使整体住房市场供求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 如果一些地方还按照过去卖地创收的老思路进行 , 那么楼市库存又有可能聚集 , 国家再来一次去库存又谈何容易?如此 , 对于那些手握大量房产的制造企业、科技企业来说 , 房子难变现 , 自然也没有对主业投入研发、升级的资金 , 最终会影响到整体经济转型升级 。
最后 , 不利于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 供需平衡 , 是维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础 。 在人口增长放缓以及老龄社会到来之际 , 刚性住房需求呈现递减趋势 , 如果开发商还在继续以“扩大规模 , 而不是质量”为目标的话 , 房子过多 , 必然面临销售难题 , 无回款意味着企业难以继续运行 , 从中长期来看 , 最终会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
当然 ,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可喜变化 , 比如中国社科院的报告看到了“我国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自2018年开始由正转负” , 国家已提出“不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 连开发商孙宏斌前不久也说 , “过去我们是抢增量 , 未来是抢存量” 。 由此可见 , 种种迹象表明 , 未来的住房建造速度会趋缓 , 但需要一个过程 。 对此 , 您有什么好建议吗?欢迎留言交流 。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 , 欢迎关注本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