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境内众多大江小河上,千百年来修建了无数跨江过河的桥梁,有藤桥、木桥、石桥、铁链桥、钢桥等各式各样的浮、梁、拱、吊古桥 。特别是贯穿县境南北的沘江河上以及其支流师里河等地,各种古桥的风格形式变化多端,堪称“古桥梁艺术博物馆” 。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云龙古桥 。
通京桥

文章插图
通京桥又作“通金桥”或大包罗桥,地处长新乡大包罗村腹地,据清雍正戊申年(1782年)《云龙州志》卷三津梁篇载“藤桥在十二关大波浪” 。即今包罗通金桥前身是一座用野藤编缀而成的藤桥 。此桥东西方向横跨沘江,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后毁于洪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 。道光十五年(1835年)再次重修,后已破损不堪,后经再次修缮 。该桥建筑式样为伸臂单孔覆瓦风雨小梁桥,全长40米,宽5.5米,净跨29米,桥面比河面高出12.5米,是人理州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古桥 。所有伸臂木枋是采用杆原理往上伸出,伸臂从两岸桥墩中分别五排,每排七层,加榫加叠,层层向河心挑出,如楼阁建筑的斗拱挑檐 。伸臂木枋埋于桥墩的一节上砌压着大量的鹅卵石,石中不搀土保持鹅卵石的洁净 。伸臂底层的下部有大横枋,横枋下有支点石柱,桥墩部份伸臂下有三角形空室,保证枋埋部份的干燥 。在两端斗拱,伸臂相距9米处,以5根粗大的横梁衔接,上铺木板作桥面 。
为保持伸臂的平衡性,采取马鞍架控制办法,马鞍架同时为桥面抬点力,减少伸臂的压力 。马鞍架的四根斜柱和两根横梁的粗实度,大人都法合围 。所有人榫的榫头或是加破头楔子固定,或是侧面打眼后穿木销子 。任何一处衔接口都严密固定 。伸臂木枋每层加穿枋牵柱,形成整体合力支撑 。桥身上架有弧形屋架,上覆瓦顶 。两侧有裙板遮挡风雨,桥内两旁安置两排木凳供行人纳凉、歇息和避雨,因此,此类梁又称作“风雨桥”或“风雨亭” 。桥两端建有桥亭,为牌楼式样,分别置有两开木板大门 。整座桥的伸臂木拱部份到屋架宛如电脑网络图,覆瓦后的通金桥弧度适中,似一道彩虹飞架东西两岸 。
彩凤桥

文章插图
彩凤桥位于白石镇顺荡村,横跨沘江,距县城约74公里 。
据桥内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的《云龙州官告示碑》考证,该桥应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一1644年),历代均进行维修 。现桥为单孔伸臂式木梁桥,桥长39米,跨径27米,宽4.7米,高113米,两端建有桥亭 。桥身用木方交错架叠,层层向河中挑出,再用5根9米长的横粱衔接,上铺木板组成桥面,桥身上覆盖瓦顶,两侧用裙板遮挡,桥内两旁安置两排术凳供人歇息、避雨 。在桥上覆盖瓦屋顶,两侧又用裙板遮挡,在多雨的南方,则可以防止雨水对桥梁的侵袭,以避免腐坏木梁,增加桥梁的使用年限 。
青云桥

文章插图
青云桥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位于云龙县城西南角的沘江上 。为曾任陕西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飏造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江水涨,为谋生,人们不避危险,仍乘筏过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遂捐资倡建 。桥建成后,取名为“青云桥”,“盖取康乐题石门,共登青云梯之意” 。
青云桥为铁链吊桥,架设在云龙县城的沘江两岸山壁之间 。桥长36米,宽2.8米,桥底有5根铁链,上覆木板组成桥面,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铁链作为扶手,桥的东西两端建有桥亭,东桥亭是原石门通往宝丰乡必须之道,为石券门,桥亭南门上方嵌有石刻《石门关》匾额一方,南面墙内嵌有杨名飏撰写的《新建青云桥碑记》,西桥亭分上下两层,上层塑有观音佛像,下层为往来通道,石壁上刻有隶书“衮雪”二字,是曹操刻于陕西汉中褒谷石崖上的题记,为杨名飏印后翻刻,西桥亭上方刻有“碧嶂迴澜”四字摩崖 。“碧嶂迴澜”被杨名飏题为“石门八景”之一“飞雪重重落,天花乱坠看 。中流撑砥柱,倒影漾危栏 。一折波千丈,双清月满盘 。慈航今普渡,奕叶庆安澜 。”
- 百合花原产地在哪里 百合花的原产地在哪
- 抖音pick计划在哪里加入
- 拼多多多多钱包在哪里看
- 住在桥洞底下 住桥洞的人
- 丰田雷凌机油机滤在哪里
- 奥迪a6l哪里产的 奥迪a6l在哪里生产
- 威尔斯电动车车架号在哪里
- 破壁机和豆浆机的区别在哪里 破壁机和豆浆机的区别
- 仓鼠在哪能买到 仓鼠可以在哪里购买
- 双十一每个店铺都有活动吗 双十一种草活动在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