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夏末以来 , 以元宇宙为中心的喧嚣一直不绝于耳 。 脸书(Facebook)正式宣布更名为Meta , 更是助长了围绕元宇宙的相关热议 , 国内资本、舆论、学术等各界不断跟进阐释 。 一时间 , 种种元宇宙研究报告、元宇宙机构、元宇宙应用层出不穷 , 似乎“万物皆可元宇宙” 。 毫无悬念地 , 各类元宇宙概念股借此风生水起 。
文章图片
元宇宙 , 主要由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人机交互、云计算和算法推荐、人工智能、网络游戏、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构成 , 但对于元宇宙的基本含义始终处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状态 , 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 。 虽然总体而言 , 脸书这类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与美国国家利益有着直接关联和高度重合 , 但这并非意味着它们不会受到美国政府的监管和美国内部利益格局的撕扯 。
一个现实是 , 社交媒体这一概念早已过了蜜月期 。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 , 作为社交媒体的脸书就面临着在全球范围增量见顶的困境 , 在资本市场上已经讲不出任何新故事 。 对于包括脸书在内的各类社交媒体 , 美国社会不仅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 , 还日常性地根据现实中的各种法律法规 , 要求其修改在虚拟空间中的各项规则 。 近些年来 , 脸书先后收购一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云游戏等相关企业 , 而相关行业在上一轮估值中也已经透支原有的社会预期 , 一些宣发甚至被证实为过度夸张和虚假宣传 。 而在数字加密等新兴领域 , 脸书发行的天秤币(Libra)也受到美国政府的严格审查和监控 。
因此 , 脸书更名为Meta , 与其说是科技上的跃升 , 不如说是其发展路径越来越窄的一个缩影 。 它需要通过新一轮的资本故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 并确保自身以及相关收购的保值、增值 , 进而在新一轮互联网神话中获得先机 。
元宇宙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发明 , 只是众多科幻概念中平淡无奇的一个 。 元宇宙的基本内涵 , 也不是只来自被以讹传讹的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 , 早在1981年的《真名实姓》、1984年的《神经漫游者》等赛博朋克代表作中 , 元宇宙的相关形态就已经完整出现 。 元宇宙所依托的相关科技理念 , 更是早在二战后出现的、以信息的刺激-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控制论实践中 , 就已经开始了长周期的不断探索 。 更关键的是 , 不仅元宇宙的基本定义始终处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状态 ,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人机交互、云计算和算法推荐、人工智能、网络游戏、区块链等被认为构成元宇宙基础的各项新兴科技 , 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极可能难有显著突破 , 各类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在商业、民用层面的落地应用也大概率将遥遥无期 。
除了《雪崩》的元宇宙概念之外 , 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 , 则是元宇宙资本“故事”直接征调的影视意象 。 然而 , 通过效仿科幻小说、电影中的概念和意象 , 这种本质上是文学性的修辞来讲述资本“故事” , 并试图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 这或许可以说是当代资本主义高度泡沫化的鲜活表征 。 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在没有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仍持续强势数年、美国政府一再调高债务上限的现实语境下 , 这或被视为一个危险的征兆 。 提前透支互联网未来至少百年发展历程的元宇宙资本“故事” , 很可能成为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 , 又一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