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作者 | 小满
来源 | 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
自从亚马逊在2014年推出全球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 , AIoT的故事就在不断被更新 。 如今7年过去了 , 继科技大厂和家电厂商们激斗AIoT后 , 整装平台也开始在布局AIoT设想下的智能生活场景 。
当流量焦虑的巨头们在智能家居身上看到新的流量入口 , 电器、家装等实体经济看到新的市场增量 , 群雄逐鹿跨界乱斗的局面下 , AIoT还是那个“新风口”吗?
1.巨头要流量 , 家电厂商想卖货2018年 , 百度、阿里、小米等大厂纷纷入局智能音箱赛道 , 打起补贴大战 , 为的就是流量 。 当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应用分割 , 而智能硬件作为比应用更前端的流量入口 , 其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
IDC咨询数据显示 , 2018年中国智能音箱全年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 , 同比增长1051.8% 。 2019年的出货量达到了4589万台 , 同比增长109.7% 。
文章图片
相对于互联网巨头对流量的执着 , 电器大厂们的想法更为简单直接 , 就是要卖货 。
于是从空调、电视到冰箱、洗衣机 , 一切电器皆可“智能化” , 而当普通家用电器被冠上“智慧电器”的标签 , 身价也从两三千元涨到了上万元 。 海尔、美的等家电大厂们也借势以智能化为跳板 , 进军高端市场 , 以“套系化”概念抢占客厅、厨房、卧室等各种智能家居场景 , 推动全屋智能落地 。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 中国套系家电市场规模有望在2021年突破1000亿元 , 占整个家电市场的14% 。
不只是互联网巨头和电器大厂们看到了智能生活场景的巨大市场 。 近年来 , 作为AIoT第三阵营的智能家居与家装产业同盟也开始入局全屋智能家居领域 , 在空间智能化的驱动下 , 尝试从“源头”卡位以及从安全等底层需求入手 , 抢占智能家居场景下的需求入口 。
2021年6月 , 整装行业龙头尚品宅配与智能家居安全行业领跑品牌创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 发布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整装战略 , 计划通过数智深度融合 , 以智能化整装推进产业升维迭代 。
在互联网巨头、家电大厂和家居家装同盟混战之中 , AIoT的可行性路径也正在渐渐清晰 。
2.被误判的底层需求逻辑虽然互联网巨头和家电大厂们 , 早早就加入到AIoT的家用场景的争夺中 。 但智能音箱和智能家电的发展现状多少有些尴尬 。 这与行业对底层需求逻辑的误判有着很大的关系 。
2020年 , 在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 智能音箱市场首次出现下滑趋势 。 2021年上半年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仅为1966.9万台 , 同比下降14.8% 。 业内人士认为 , 智能音箱遇冷是因为巨头们通过硬件补贴迅速打开市场后 , 在技术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迭代 , 大多数产品在功能上 , 也仍旧只能播放音乐或者通过语音识别进行简单交互 。
文章图片
另外在内容体验上 , 智能音箱的音效和有限的内容资源 , 也给用户带来了不太满意的产品体验 , 这也导致有不少网友戏称智能音箱是“智商税” 。
至于家电大厂们 , 虽然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 , 借助具备AIoT功能的家电产品 , 成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打开了高端智能家电的市场 , 但过高的单品价格 , 始终让“套系化”的家电产品无法彻底打开更大的市场 , 整体消费需求仍处于早期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