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在北京买金茂?进入20年代第一声“尖叫”

150万在北京买金茂?进入20年代第一声“尖叫”

----150万在北京买金茂?进入20年代第一声“尖叫”//----

150万在北京买金茂?进入20年代第一声“尖叫”

----150万在北京买金茂?进入20年代第一声“尖叫”//----

150万在北京买金茂?进入20年代第一声“尖叫”


很多人说 , 北京楼市历经三年调整 , 对刚需、对北漂 , 买房变容易了 。

表面看起来是这样 , 原来的市场主体是纯商品房 , 在北京凸显“豪宅化”趋势 , 如今有了控制价格的“限竞房” , 面积小了 , 总价也低了 。 似乎对首次置业人群 , 楼市变“友好”了 。

『地产营销人』感知的 , 却不是这样 。

刚需是一个笼统概念 , 到底多少总价可以定义“刚需” , 并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标准 。 限竞房再便宜 , 也是总价几百万 , 没有百万以上的首付 , 多数刚需客户依旧望房兴叹 。 一些身边的年轻朋友 , 不禁愤愤道:100万谈何容易?就算家里支援 , 北京房也买不起!

你看 , 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 。

有了刚需产品 , 不代表能解决所有刚需客户的问题 。 刚需也分结构、分层次 , 只能说限竞房满足了一部分首置客户的需求 , 但还有一大部分人被挡在了门外 , 其中就包含很多“北漂” 。

多年前 , 北漂们比现在幸运 。

虽然当年面对的是豪宅化环境 , 但他们拥有多种选择:或者买北京的商住公寓(现在市场已极度萎缩) , 总价100多万 , 首付不过几十万;或者买环京住宅(那时环京无需社保 , 也没有限购) , 单价几千块 , 就能入手 。

不过现在 , 这些提供过渡置业的路径都被封堵了 。 北漂们只能等社保、攒储蓄 , 在祈祷北京房价涨幅不超过工资收入的同时 , 寻求置业北京的机会 。

但是这种机会 , 有多渺茫呢?让我们回到真实市场成交中 , 找找答案 。

买新房 , 380万是否能承受?

从2019年北京楼市供应看 , 截止12月24日 , 普宅户型在80-90m2之间的供应套数为23217套 , 占整体供应的53.86% 。 该面积段成交套数也高达15089套 , 在所有面积段中成交比重最大 。

值得注意的是 , 如果从供销关系看 , 80-90㎡面积段去化率并不高 , 是各面积段制造存量最多的产品 。 实际上 , 除90-120㎡改善类户型去化理想外 , 50-80㎡小面积段都实现了高销售率 。

再进一步推导 , 如果按成交均价47539元/m2核算 , 80-90m2供应的普宅 , 总价在380-428万区间 。 而对50-80㎡户型来说 , 总价则在200-304万之间 。 也就是说 , 市场主力供应的刚需产品总价门槛基本在380万以上 。 供应占比不到8%的80㎡以下的户型 , 起步总价也要200万以上 。

这几乎是北京市场不可击穿的总价底线了 。 如果承受不了 , 这部分纯刚需或者北漂一族就被拒绝在北京楼市之外 。

买二手房 , 有多“破”能接受?

有人说 , 既然新房总价高 , 位置偏 , 不如去寻寻二手房 。 打开各类中介APP , 查一查就会发现 , 总价预算200万 , 分布在核心城区的二手房大概率只能买到10-15 m2的砖混平房 , 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 , 室内没有卫生间 , 只能依赖街道公厕 , 这样设施的房子相信不是为了学区 , 没人会买 。

外围再找一找 , 同样200万预算 , 在六城区之外 , 通州、大兴、房山、顺义、怀柔等地 , 可买到90年代60 m2左右的两居 , 以及在2000年前后建造的40 m2左右一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