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顿|解决儿童语言发育问题让“口吃”变“口才”

门诊上,经常有家长急火火的领着孩子进来,说:医生,我家孩子说话口吃怎么办啊?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口吃?口吃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口吃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形式?口吃对儿童有哪些危害?面对宝宝口吃我们需要做什么?让济南市中心医院的专家一一为家长答疑解惑。  
卡顿|解决儿童语言发育问题让“口吃”变“口才”  
文章插图  
  

一、什么是口吃?
口吃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言语流畅度障碍。以音素、音节、词语等层面的延长、重复、卡顿等为主要特征。有研究显示,大约5%的孩子在语言发育期(2-5岁)会经历口吃,3~6岁是就诊高峰。口吃的发生率约1%左右。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名人也曾是口吃患者,如美国总统拜登、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电影《国王的演讲》)、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女明星玛丽莲.梦露等。  
二、儿童为什么会发生口吃?  
儿童口吃是由生理、病理、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病因多而复杂。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发育不均衡  
由于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阶段,发音不够成熟,词汇不够丰富,因而在需要自己组织语言文字的时候,容易出现言语不流畅。  
2、遗传因素  
【 卡顿|解决儿童语言发育问题让“口吃”变“口才”】儿童父母双方三代以内有口吃患者,容易因遗传因素造成儿童口吃。  
3、肌肉的不协调  
言语的一个多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一个动作行为。有证据表明,一些儿童,尤其是幼儿,在流畅言语需要的良好协调和运动(发声器官)的先后次序上存在一些基本障碍。  
4、环境-情感压力  
还有一些与环境和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环境的刺激(某些事件造成的惊吓)、家庭关系(父母吵架、离婚)、压力(家人的高期望)等都容易导致口吃。  
5、心理因素  
在紧张、焦虑、兴奋、愤怒等情况下儿童容易出现口吃,往往越紧张越容易口吃,越口吃越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6、神经生理学因素  
如:基因问题,影响了大脑对声带肌肉的控制能力;生理疾病(如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后出现口吃;两侧大脑半球协调功能失调等。  
7、口吃是模仿来的吗?答案:不是  
卡顿|解决儿童语言发育问题让“口吃”变“口才”  
文章插图  
  
三、口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主要包括:言语启动困难、语音的延长、语音的重复、语音的卡顿、语音的插加,严重的口吃还有伴随症状,如面部表情怪异、咂舌、眨眼、抖腿、搓手、扭头等。  
四、口吃的危害有哪些?  
口吃的危害还是不容小觑的,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自信心丧失、性格缺陷(孤僻自卑、自我封闭、抑郁羞怯、优柔寡断、焦躁)、行为问题(喜欢逃避热闹、僻静独处)、言语病态(说话为急、快、猛、重,欲说不能,想表达自己还没有开始表达的时候就开始脸红心跳、脸部肌肉扭曲、体态动作古怪等)。口吃如不能及时纠正,对儿童的学习、生活、社交以及将来的工作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深远的影响。  
卡顿|解决儿童语言发育问题让“口吃”变“口才”  
文章插图  
  
五、面对口吃宝宝需要我们做什么?
1、需要了解危险迹象,早期发现口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